User-Generated Content and Journalistic Values

書名(以學術體例詳填資料,網路來源提供超連結及檢索日):

Singer J. B. & Ashman I.(2009).User-Generated Content and Journalistic Values. In Allan S. & Thorsen E. (Eds.), Citizen journalism: Global perspectives(pp.233-242). New York. Peter Lang

 

導讀者:陳泓勳                           

原作摘要:

    UGC引起新聞實務上的議題、也挑戰了長久以來的新聞專業價值。1990年代有人對公民新聞最主要顧慮在於:擔心會讓專業新聞自主判斷能力下降;而近年來則是認為大部分公民新聞與公共利益無關,根本就不算新聞。本文認為新聞學重要的不只是定義,還有對於產製過程與產品的規範。而user則是沒有這些侷限。

    本文透過對於衛報以及其網站上的新聞人,如何評估和使用UGC,來檢驗本文主旨。

文獻回顧

    Deuze等人(2007)認為,新聞人仍應與觀眾保持其專業距離,而非讓觀眾完全參與新聞產製。Domingo等人(2008)發現英美的新聞機構,將網友參與詮釋為線上討論時事,專業新聞人依舊是新聞產製的最終決定者。Hermida和Thurman(2008)也發現英國的新聞網站上,新聞人仍維持守門人的腳色。Deuze(2005)和Singer(2007)都提到自主(autonomy)對於新聞產製規範的價值。Singer更點出在網路開放環境中,自主與問責(accountability)將不斷被提起。Hayes等人(2007)則認為自主、問責、真實性(authenticity)與新聞可信度緊密相關,更應該在網路上強調,特別是當新聞人腳色與價值不斷被質疑時。

研究方法

    而本文試圖提出新聞人在有公民新聞以及其他UGC的環境下,其價值觀的實證性證據。因此2007~2008面訪33名平面與網路的衛報人,並提供簡短問卷,請受訪者提出與credibility, responsibility, autonomy, competence有關的字詞,最後提出與UGC相關的重要議題。

研究分析

    許多受訪者認為UGC的關鍵在於可信度與嚴謹(civility),如果言論不精確、沒有根據、甚至具攻擊性,將會侵害新聞學價值。UGC同時也代表言論自由,雙向溝通使雙方地位更加平等。其中也有人指出,user或許能達到某些衛報無法達到的,但也彰顯衛報的價值。

    關於真實性的方面,衛報人最關心的是:UGC會使組織與個人的真實性受到質疑。UGC由下而上的模式的確挑戰了傳統新聞權威,但相對可信度與權威性不足,且新聞的真實性常與權威性息息相關,UGC較無法如新聞專業人員確保並改進其可信度,因此若新聞中利用UGC不一定有利。另外,User也經常直接挑戰新聞專業權威,有可能有好的意見,但也會有不理性的謾罵出現,處理十分耗時。

    自主與權威被認為是密切相關,新聞人並不完全受user影響,因為新聞人仍對新聞負責、保有自主與權威,匿名的user則不必。user即時的回饋也被做為某種程度上的參考,但新聞人對於內容決定權仍保持自主、特別是線上的記者特別享受其自由,但會平衡點擊率以及新聞使命

    責任有無為新聞人與user最大區別,署名是建立問責制度最好的方法,讓新聞人可以保持其真實、坦率,而不誠實或不公正者會被永遠記得。另一方面,也可以與群眾有良善的互動,改善新聞品質,達到公平、多元、平衡的報導。

    新聞人與User之間複雜的互動問題,顯示出兩者的關係仍在發展,或許有更多溝通的可能,也有衝突的一面,由於規範仍不明,只有非正式的潛規則出現,但整體來說,仍是衛報人珍惜其專業自主,與user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面對新的腳色、客群,他們也還在摸索互動領域中的問題與矛盾。

重點整理:

UGC挑戰了新聞專業產製,但可信度仍不足,也因此運用UGC可能會影響組織與個人真實性。User的回饋並不完全影響新聞自主,但也有其參考價值。即使網路世界中逐漸產生新的溝通關係,但專業仍不可取代。新聞人樂意成為網路公民,但同時仍對公民能否成為新聞人抱持懷疑

與本研究問題意識相關的概念與延伸對話:

台灣主流媒體時常使用youtube作為新聞的材料,這樣的使用似乎沒有造成觀眾對於主流媒體權威性的質疑,反而比較像是觀眾的認知轉變為新聞本來就可以用不同方式播出,或許可以作為台灣對於UGC實證研究的出發點。

另外,User的言論被記者拿來使用,常作為引證某些網友的意見,但似乎只是記者的個人判斷與抉擇,其中記者的腳色令人好奇。

 

延伸閱讀:(請用學術體例將參考文獻中值得延伸閱讀之文章、書籍或網址列於此處)

Deuze, Mark, Bruns, Axel, & Neuberger, Christoph (2007) “Preparing for an age of participatory news.” Journalism Practice,1(3), 322-338.

Thurman, Neil (2008) ”Forum for citizen journalists? Adoption of user generated content initiatives by online news media.” New Media & Society, 10(1), 139-157.

與危機傳播相關之關鍵字及其概念內涵: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資料狀況:

■ 電子檔(摘要/全文):     全文      

□ 紙本(摘要/全文):           

□ 其他狀況:           

如有重要相關圖表及附件請附在本頁後面,並在「其他狀況」項目內註明,如:附圖二張。

Ch19 UGC and Journalistic Value.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