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會架構

「本會由香港中文大學各成員書院學生會組成,並由本會全民大會、聯席會議、代表會、幹事會、學生報出版委員會及校園電台依章處理本會一切事宜。」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會章》第二條「組織」

學生會架構

我們要討論學生會,那麼大家心目中的學生會是甚麼呢﹖我想大部分人會想到的,大概是經常「搞事」的幹事、福利部、影印機中心、和交過會費後一年派一本的記事簿吧﹖如果有參加中大系會或屬會工作的同學,也許還會想起中大有個很難纏的院委和代表會。

中學的學生會,通常只有一個幹事會,提供日常福利、出版學生報,再搞一些年中大活動的,就是由幾個幹事負責的了。所以,對「學生會」有這種「福利為主」的看法,絕不奇怪。

可是,和一般人的印象不同,大專院校的「學生會」是一個很複雜的機構。因為大專學生會向來自命為「學生政府」,所以也學習了政府的組織辦法。

幹事會一定會有(除非缺莊—沒有足夠人選擔任幹事),但除了行政之外,大專學生會還很著重監察,所以一定會有一個立法機構,負責立法和監察。 不過,他們的工作一般都以監察為主。香港大專院校學生會中的立法機構,一般稱為「評議會」(Council)。在學聯和中大學生會中,則稱為「代表會」 (Representative Council),也許是因為他們的組成方法與其他學生會不同之故。

學生會畢竟比政府簡單,章則也不比法律複雜,所以司法任務一般也是由立法機構執行的。可是,有些學生會要求「司法獨立」,故成立「訟議會」處理章則條文的 糾紛。不過,無論是立法機構還是訟議會,司法職能一般都不是學生會裡的主要角色,學生會中的糾紛大多以政治方法解決(尤其依靠各組織的決議案)。所以絕大 部分學生在大學生涯之中,連訟議會的影子也沒見過。

學生會還有自己的傳媒,一般而言是報紙雜誌。部分學生會有電台、甚至電視台。由於成立電視台器材太貴,所以全港只有香港大學學生會擁有電視台(校園電 視)。學生會的傳媒一般都由附屬幹事會的出版小組開始,直到覺得有礙傳媒「中立」角色之後,再修改會章,成立獨立的傳媒機構。

此外,學生會當然還有各種屬下團體。一般而言可分為兩類﹕以系別區分的系會(有點像中學時的班會),和以興趣區分的屬會(如國是學會、團契之類)。這些屬 下團體,一般都需要每年向學生會登記,以取得活動的資格。部分學生會尚有一些「例外」的屬下團體,例如直接隸屬幹事會「名下」的興趣小組、大學當局的校 隊,諸如此類。

如果這樣已經夠複雜的話,「中大學生會」就是比一般大專院校學生會更複雜的機構。因為歷史原因,中文大學由四所書院組成(崇基、新亞、聯合,和後來成立的逸夫),中大的「書院制」直接影響了中大學生會的構成。

中大學生會「原則上」由四所書院的學生會組成,雖然書院學生會一般不會影響到中大學生會的活動,但無論在中大學生會的組織和各種工作中,都見到書院學生會的影子。

在本文中,我會以這個框架向各位介紹中大學生會的架構。

其實「學生會」這個名詞可以代表上述各指的所有機構。不過,就應用而言,一個過分概括的定義,既不實用亦欠缺意義。

在這本小書中採用一個廣義,但不過分概括的定義﹕「學生會」指學生會的中央機構(及其屬下委員會),而不包括其他屬下團體和附屬機構。

有一個更狹窄的定義﹕「學生會」只包括幹事會(即行政機關),這是一般同學和市民的理解。但這個定義並不符合學生會的實況,亦不切合本書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