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禽流感事件

—方潤 (1998 - 1 - 6)

(方潤自按﹕這是一篇文化科作文,但在下卻寫了一篇討論政府官僚制度和通才/專才問題的文章,和現在剛讀完公共行政的在下比較一下,甚是有趣。—2000 - 6 - 2)

本港前進的勢頭在九七年可謂奇怪,前半年因「回歸效應」,無論經濟、金融均各上飛升﹔後半年卻因金融風暴等一連串事故一厥不振。禽流感事件便是其中之一。

禽流感乃流行性感冒中之一類,是次屬甲型流感病毒。之所以號曰「禽」只因為該類病毒乃經禽鳥變異以致對人有傳染性,其本只在禽鳥中傳播,以別於本已在人際間傳播者。

香港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本來,新流感品種在任何地區均有可能被發現,但在大城市中,傳播速度便高得多。不單是傳播速度,人們的恐慌程度亦更高,這是和鄉野地區很不同的。再加上香港人一窩蜂不吃虧的性格,恐慌只會愈形嚴重。

有很多人要向港府追咎各種責任。我雖不認為他們講的責任只該由政府負責,但政府的作為卻令人民的恐慌程度嚴重化了。雖然這不是個別官員的責任,但這顯示出政府的確有些問題。

衛生署,和其他若干專業部門一樣,都是由專業人士(醫生)作部門首長。專才在專業部門代替通才(普通政務官)掌舵,當然有其好處。專才對其業務精通熟悉,有助提高效率。但這次卻出了岔子。

當禽流感病例出現後,「醫生」大概除了將病人隔離,追查病源外,不會有甚麼大反應。衛生署在第一時間通知了國際衛生組織,已是盡了「醫生」的責任了。但「醫生」卻忽略了事件的政治敏感性,沒有主動向傳媒透露,只在市民追問下才逐點托出,令人覺得政府正隱瞞著大危機。專才不理會這點,通才卻應可測試這點。

為何政府沒有以通才官僚充分地支持專才,讓專才官僚單以醫學知識應付公眾﹖我認為陳署長「每天吃雞」不一定是謊言,但她的說話顯然不能穩定民心﹗前港督彭定康也有專門幫他面對傳媒的班子,難道特區政府不能有同樣的小組去幫助官員嗎﹖

(方潤自按﹕後來政府增設局級「新聞專員」一職,但林專員未夠稱職不在話下,而其職份和組織亦不能與彭督的班子相比,更不是在下所提出的「以小組協助官員」模式。)

市民產生了恐慌,災難就接連發生。(文化科陳老師評語﹕好轉折﹗)

首先是大家怕患上禽流感,草木皆兵,動輒湧往急症室。(陳老師以湧為「擁」,但在下不同意,照寫)傷風感冒,縱然是否禽流感,去急症室、看街症(方潤按自﹕普通科也)和私家醫生,根本沒有分別。因為醫生通常也看不出來。患者一是病情太輕自行痊癒,一是病情太重被送進院。既然能捱上急症室排隊,除了阻礙救急工作之外,是沒有幫忙的。(事實是,禽流感個案通常在醫院病房和真正急症者中發現,非急症者則平安無事)醫管局的勸告無效,成為第二受害者。

然後在群眾和政治團體壓力下,不贊同殺雞的官員屈服了。萬億雞隻生靈成為第三受害者。我也不贊同全面殺雞,有很多雞是沒有帶病的,我們不應該只為了平息民怨而犧牲牠們。

有以為雞今天不殺,他日亦會殺,而且決定殺哪批是難事,我卻不贊成。首先,人吃雞是生理需要,為生命殺雞是自然的、有價值的。但單為市民心理恐慌殺雞,是不合自然、沒有合理價值的,亦是不人道的(大屠殺至少會令人心不安,至少對殺雞員工不人道)。而且,在每個有雞禽處抽樣化驗,決定何處有感染才殺,便可儘量少殺無辜。

這還可減少工作量。大量殺雞,不單漁農處員工加班不已,市政總署和區域市政總署亦要處理大量雞屍,以致有不少雞屍處理不及,屍體處理亦成為問題之一。他們是第四受害者,漁農處處長更被人認為要辭職負責,也在這批受害者當中。

那麼多的受害者,我們又何必、也何需殺盡雞隻呢﹖這會否是其他鴨、鵝等家禽被大屠殺的先兆呢﹖(已有證據顯示鴨隻亦帶有病毒)這是否通才、專才之間的問題﹖政府可以令他們溶合為一、合作無間嗎﹖

(陳老師評語﹕所論之題目太廣,若僅集中於「通才」、「專才」之討論較佳﹔用語可直截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