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知識爆炸─從現代看古代天文學

「過份強調科學乃人類物質上的偉大成就,往往使人忽略更為重要的一面:科學實在是人類精神上一項極偉大的成就。」

─李逆熵

「若我比前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膊上。」

─牛頓(Issac Newton)

西方的科學精神雖遠自古布臘時代經已開始,但在中世紀時長期受宗教和社會、政治等方面的壓迫,直至文藝復興時代才開始實證科學的研究,工業革命後才在各種科學、科技部分有長足的發展。

西風東漸,那時中國仍處於鎖國的明朝當中,後來西風終於壓倒東風,中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和安全的威脅。中國人從新學習西方是痛苦的,西方哲學對我們亦大有啟發。我們得以檢討過往的錯失,力求進步。為此我們甚至可能已放棄了中國文化的很多部分。

再一次地,「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但現今的世界和古代相距何止千萬里。現今的世界充滿了污染,被認為是西方哲學流行造成的後果。這時,中國文化的優點又被從新發掘出來,人們說中國哲學能救地球。但我們當中有很多人已投進西方文化的懷抱裏了,我們得重新發掘我們的過去。

究竟,中國文化可否,又如何為中國和現代世界作出貢獻呢?

第一節:西方成為主流

自從實證科學興起以來,人們漸漸發現和認識世界。人類累積知識的速度不斷增長,達到知識爆炸的地步。科學因為急速發展,分科亦越來越細(註一)。我們得以知悉以往所犯的錯誤。

首先,地動說和「地球是圓的」地理大發現令一切民族的地理中心論徹底破產。人類不單不是居於大地的中心,甚至不是太陽系的中心,後來更發現地球只是茫茫宇宙中之一栗。西方人不單踏出了神權社會,更令人類知道了自己地位的卑微。(註二)

在此之餘,宣夜說所說的原來和現實相當接近。和古希臘已有原子論一樣,人們的想像力原來如此厲害,可以在單純思考而無證據支持下達到真實情況。

我們亦發現了中國人的自相矛盾,文明和愚昧「完滿地」相處。中國天文學家早就知道日食乃因月掩,但到明清時每逢日月食,官員還在帶領著人民去「救護日月」(註三)。令今天的我們懷疑,中國人是一種甚麼動物,竟有如斯作為。

中國後期的封閉導致中外科技出現了差距。但其實中國本身一直都只是科技發達,而科學理論方面則比較薄弱。這是中國本身的緣故,在中國文化佔領導地位的儒家 一直重視實用,故中國多年以來的科技發展均完全建基於民用、國用的需要上。一切與實用無究的純科學研究,很容易被士大夫和人民視為「奇技淫巧」、「不務正 業」。

西方文化至此,無論是科學、哲學等,均成為了世界的主流。若以上一章第三節之中西對比作比較的話,現代天文學除了採用赤道坐標系以外,已經沒有甚麼是和中國古天文學是有關係的了。中國現在亦沿用西方的88星座系統,只在個別星名上沿用古代中國星名,如心宿一、北落師門、勾陳一(北極星,在小熊座)等。

西方文明是否經已稱霸世界?

***

第二節:末日論的繼續

西方人一直有一種末世觀,受到基督教教義的影響,他們一直認為世界有一天會終結,上帝會為我們的好壞結賬(註四)。近年人世中有很多邪教和末日論的新聞,部分就是由於臨近二十一世紀,千禧年論預期末日來臨的緣故。上回的千禧年,即公元1000年,也是歐洲十字軍東征的遠因之一。

就是連出現九星連珠,人們也會產生恐慌,害怕「八大行星的引力合力會影響地殼穩定」,會引致大地震(小型,少數人的末日)。其實一則九大行星不會真的連成一直線,二則八大行星的合力遠遠比不上太陽或月球對地球的引力,是以沒有影響。但人們的恐慌卻作了末日論影響的佐證。(註五)

不單是做成混亂,末世觀亦顯示在西方哲學裏。既會末日,今天就該享樂。西方文明,包括其科技,有一點侵犯性。自古希臘以來,西方人一直視自然為對手,科學用以了解自然,而科技卻是用以征服自然(註六)。

征服了,自然要被奴役,過分「盡地力」的後果,當然是對自然的過量開發和污染。連近十多年前才開始改革開放的中國,也面對著嚴重的污染和其他環境問題。當 然,但凡有文明發展,則對環境有改造、破壞。可是從前的破壞速度較慢,現在的速度經已達至驚人的地步了。以致中國政府要強調「可持續發展」,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說道:「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取得巨大成就,是以地球瀕臨毀滅為代價。」(註七)

西方文明也有其盲點,知道這點後,中國文化又有用武之地了。

***

註釋:

一:見李逆熵《三分鐘宇宙─現代科學新論》,第36至38頁。

二:同上,第112至126頁。

三:見王爾齡主編《中國文化常識》,第130至132頁。

四:見李時宇〈末世新生〉,林志光主編《明報月刊》1997年11月號。

五:見Issac Asimov(阿西莫夫)《科學之謎》,第十七章〈占星學可信嗎?〉﹔

《太空橫禍襲地球》,明天出版社,第8至23頁。

六:見陳永明《哲學子午線》,第97至105,211至220頁。

七:邵望平〈歷史預示未來─人類必須適應和護理自然〉,同註四,1998年1月號。

張宣三〈人類文明高速發展的代價〉,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