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

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Undercover Economist),Tim Harford,早安財經文化(台北),2007-1

如果你對以下問題有興趣,都值得看看這本書﹕

1. 一杯咖啡的成本還佔不了售價的一半,大筆差價是誰賺了﹖

2. 「公平貿易咖啡」、「有機蔬菜」之類的東西,真的要那麼貴﹖

3. 超級市場如何定價﹖有沒有簡單的「格價」方法﹖

4. 塞車和污染的成本,怎樣計算﹖經濟學家有何解決良方﹖

5. 買二手車和醫療保險有何關係﹖

6. 為何股市總是難以預測﹖

7. 手電頻譜拍賣價格,跟你支付的手電費用沒多大關係﹖

8. 窮國為何窮﹖中國如何「富起來」﹖全球化是否貧窮之源﹖

作者有一席話,很值得香港人反思﹕

「您可能會聽到,有些專家批評政府徵收行車或污染相關的稅有害我們的經濟。這種論調令人憂心。到底何謂經濟﹖如果您常看財經節目或是閱讀這類報章雜誌,也許會認為經濟就是一堆如 GDP 這樣的無聊數字。……

如果您認為這就是經濟,那麼專家的批評是對的。課徵污染稅的確可能會降低 GDP,但經濟學家認為,這不是重點。……

經濟學其實與 GDP 的關係不大。經濟學談的是誰得到什麼,以及理由為何。所以空氣乾不乾淨和交通順暢與否,也是經濟學的一部分。……因為要讓生活變得更好,必須是從一個真正有意義的角度來衡量。人生絕對不僅僅是錢而已,這一點,連經濟學家都知道。」(p.128-129)

當然,我們要改善環境。但是否不斷「宣傳教育」就夠﹖作者認為﹕

「環保團體之所以大唱道德高調,是因為政府沒有明白指出我們的行為會讓環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如果政府做到了這一點,環保人士大可從經濟的角度出發,為自己據理力爭,比較不會以『衛道人士』的姿態出現,而環境也能更有效地改善。」(p.124)

道德說教當然有必要,但在經濟學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提供「誘因」。

當然,經濟學的方法只有「最優化」(optimal)而不會有「完美」(perfect),但這比完美的理想,更易實現。因為人性自私,總不能在所有事情 上都捨利取義。我們要讓大家知道,環保可以帶來甚麼具體的好處、而為了環保又要犧牲多少。只有大家發現實行環保所「得」多於「失」,才會主動、踴躍、持久地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