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潤 (2004/01/13)
簷前之石,有水滴於上,中有一孔。
格致家云﹕
余考察其他宮室,新造之階,中皆無洞。
今石有一孔,信必後天所成。
而簷前常有水滴於上,水滴之處即洞之所在者。
此乃因滴水穿石,水雖柔弱,然長年衝擊,其微力所聚,亦可穿洞也者。
余觀乎越舊之石,其洞越深,可證時間越長,水力可積累也。
某教徒云﹕
滴水穿石,殊不可信。誰曾目見滴水之穿石乎﹖
新造之石無洞,而久放之石有洞,誰曾目擊其過程矣乎﹖
曰越舊之石,其洞越深,格致家豈知石之新舊矣哉﹖憑頑石點頭﹖﹗
是乃常人自大狂妄也。
此洞宜乎上主所創造﹗
《創洞記》有載﹕「上主說要有洞,便有了洞。上主創造石頭,並造有洞之石。」
石上之洞,其巧妙幼滑,必由上主親手「篤」上,非經此不足以形成也。
所謂水成之說,侮辱上主,上主何其偉大,何待水之穿石﹖
若洞由水穿,則上主之奧妙,如何浮現﹖
方某謂﹕
格致家所言,未必儘對。格致之學,本無終極真理。新事所格,便致新知。然其所依於理性,自是格物所不可或缺也者。
與之相較,某教徒何與之比﹖
經書雖是聖書,老子猶謂聖人之死﹔尼采之言猶在耳,何以經書代格物﹖
物之不格,何致其知﹖
世事非止於格致,然離開格致也者,自無誠意正心,所謂修身平天下,亦無用再議矣。
上主以水穿石,不亦偉大也哉﹖
何來以手試石﹖是馬勒當拿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