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旁細語

(《閱讀慶豐收》,保良局八三年總理中學二十周年校慶紀念系列(一),頁24)

(刊出時經過刪節)

放輕聲音喔﹗在圖書館吵不得呀。被老師抓著倒不好玩,所以我才跟你躲在書架旁談話囉。

我是誰﹖總之是你的師兄吧﹗在圖書館也當了很多年管理員了,不過早就畢了業,所以你沒見過我罷。

還真是很久了。(原諒老人家有點「想當年」的味道)

在中一時還不知道圖書館會招學生當管理員的,中二的時候就加入了。

後來適逢圖書館改制,也得到老師和學長賞識,便每年升一級地一直做下去。

直至中六升到頂,算是所有崗位都做過了。

原來的圖書館老師走了,又迎了一位新的(即是現在那位)。

在初中時,圖書館改裝了一次﹔到畢業後,圖書館又改裝了一次(中大讀書時回來幫忙便知道囉)。由裡到外,甚麼都變了。拿我初入學時圖書館的照片(1992年)和現在的比較,誰會知道這其實是同一所圖書館呢﹖

還真的很久了。

覺得悶嗎﹖是覺得我說得悶,還是圖書館很悶﹖

每天都對著一樣的工作,對著一個惡miss(老師沒聽到吧﹖),你怎能待下去的﹖

有些同學真的覺得這樣很悶。也許我本來就是個書呆子吧﹖倒不覺得圖書館悶。對著你喜歡的人,會不會覺得悶﹖我愛書,由朝到晚對著書,也不會悶。

我一直認為,在圖書館工作的人,必須愛書,否則你怎熬下去﹖

當然,我也見過不愛書的管理員,不過愛書的還是佔大多數。

就算說是愛書,大部分人的意思都是愛看看小說之類。

(不要說漫畫書了,不是說不好看,只是我不同意那麼少字的也稱得上「書」)

我的嗜好有點不同(更「悶」),都是看介紹各門各類知識的書。

其實不是「悶」的,也不過是好奇心罷了。只是大家喜歡「八卦」哪個明星跟名人拍拖,我喜歡「八卦」的卻是上天下地、古往今來之事。當你把眼光投於天地之闊,便會發覺所謂當紅名人,也不過是一時逸事、過眼雲煙。

更進一步告訴你(也不怕嚇到你),我最喜歡做的,其實都是書架旁的「悶」工作。將書上架,排好次序,對我來說是最有意義的工作。

我認為圖書館最偉大的工作﹕一是分類,二是排架。

芸芸眾書,本無秩序可言,我們分門別類,創造了秩序﹔

書架本來混亂了,我們重新排架,維持了秩序。

能夠「從無之中創造秩序」,這不是人與天地並列為才的原因嗎﹖

能夠「從混沌中拯救秩序」,這不是挽狂瀾於既倒的壯舉嗎﹖

這兩種事我都幹過了,還不是最令人高興的事嗎﹖

我把自己說得太偉大了吧﹖是嗎﹖(忽然有點臉紅)

同學覺得悶,也不是沒理由的。圖書館的工作縱使有多偉大,還是要靠大家每天重複一樣的工作,才能維持。有些同學比較「需要刺激」,自然覺得悶。

不過,你也得想想,任何一種工作要做得好,都少不了重複又重複的過程。

警匪片集夠刺激了吧﹖

可是警察每天的工作,還不是在街上巡邏、對違法司機開罰單之類﹖

很多警察終其一生,也未遇過警匪片裡的大場面。某位前警務處長的佩槍號稱「善良之槍」,因為由主人上班直至退休,竟然一彈未發﹗

看廉政片集,那些調查員不也是暗地裡日查夜查幾個月,最後才「英偉地」走出來展示證件﹕「ICAC,依家要拘捕你……」﹖說那句話還用不上一分鐘﹗

圖書館也不是沒有刺激的時候,就差在未有子彈橫飛罷。

曾經聽聞一些圖書館的同學總覺得我這個團長每天只是「行行企企,食飯幾味」,不像做過甚麼似的。當上組長團長,就不單只靠雙手「執書」,還要做管理、計劃的工作。只是這些東西,沒有實物可見,所以他們就看不見罷。

幸好他們看不見的,老師倒看見,否則我就含冤莫白了。

你以為圖書館生涯就是「執書」﹖同學來去有如潮水,年中終有幾天(書展、假期前後),同學會一窩蜂跑來借書和還書,把圖書館擠得水洩不通。我們總要 事前預備調動人手,甚至計劃如何分隔人流,免得到時人龍解決不了。(從前小息只有十五分鐘,你打字夠不夠快﹖可以幫所有人完成借還手續嗎﹖)

縱使不談這些一年只有幾次的「大日子」。平日剛放學時,同學也會趕著來借還書的,可是我們的管理員通常又未到齊。忽然間,圖書館變成ER(急症室),其門若市。既然職員不夠,就算你有三頭六臂,也未必應付得來。

這不單是靠手,而要靠腦袋來應付的。我當組長、團長的時候,每天就是在傷腦筋去應付這些不同的狀況。就像消防隊長似的,哪裡起火就撲過去,左跑右跳的。

忙成這樣還會有空去想「悶」﹖﹗

我當管理員的年頭,看的書反而還少了呢﹗就是因為沒時間嘛﹗

哎呀……老師望過來啦﹗想是我談得太高興了吧﹗(對著老師做個鬼臉 :p)

走為上著啦……

(方富潤,99年中七理科班畢業。及後就讀於中大生化系及港大教育學院,現任大學計劃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