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 (Chesses)

象棋 (Chesses)

在下已解釋過chesses(象棋)和board games(圖板遊戲)之間的分別了。象棋也是圖板遊戲之一類,不過chess是專有名詞,從前指用模擬物(miniatures)作走子的圖板遊戲(確實如是,早期的中國象棋雖同是籌碼式棋子(counters),惟飾以圖象,亦可算是模擬啊!)英語中“Chess” (國際象棋)本來只是一種以模擬物作走子,在黑白相間棋盤上進行之圖板遊戲。後來,他們認為中國象棋也是一種 “chess”,所以現在便有不同種類的“chesses”了。

象棋是展示 “Uniformity”(歸一)意思的好例子。對弈雙方開局時的資源是一樣的。在國際象棋中,雙方各有一王一后、兩枚 “Bishops” (教士、象)、兩枚 “Knights ”(騎士、馬)、兩枚 “Rooks” (城堡、車)及八枚 “Pawns” (兵),各有十六枚棋子。在大富翁,情形一樣,開始時每人有 $1500 (山頂一版如是,在山頂二版中則為 $15000)。

Terrace (特雷士梯田攻底)

如果您讀過高級程度生物科(地理亦可),您會知道甚麼是terracingcontour ploughing(梯田耕作),那一種沿著等高線耕種以防止水土流失的耕作法。

那棋盤真的似梯田!它是個正方形圖版,其中分別有兩個高峰和低谷在對角線兩端相峙。在遊戲中,您需要將對手的 “T” 走子消滅,並護送己方之 “T” 棋走至(從其初始點之低谷起)對角之低谷底。本遊戲可供2 - 4人玩耍。

這是個新遊戲(相對於經典棋類而言),曾在「新星空奇遇記」(Star Trek - The Neat Generation,一齣科幻電影)中亮相。星艦「企業號」(Starship Enterprise)的船員就是在艦上下這種棋,在劇中它被當成是一種能與國際象棋相比之未來遊戲。在下不知道它是否真的能夠與國際象棋相比(「梯田」與「國際」比?),但這確是個不錯的遊戲。可惜,它在香港似乎不太為人所知。

三國象棋

在中國象棋的發展史中,有幾種變種出現:

1. 廣象棋:在北宋(960 - 1127 AD)期間,由詩人晁補之發明,用十九路棋盤 (如圍棋),共有九十八走子。

2. 七國象棋:與廣象棋同期,由司馬光發明。由七名玩者演戰國七雄,與 廣象棋一樣用圍棋棋盤,但棋子(共一百二十枚)種類與原來之中國象棋殊不相同。

3. 三國象棋:由清初(1644 - 1911 AD)人鄭晉德發明。由三人玩耍,用三角棋盤,其走子與中國象棋亦不相同,但局制與戰法則相類。

4. 滿洲棋:在清朝中期發明。當中無馬無炮,惟其車則兼車馬炮之功能。

在下不欲對變種作出過多論述。如閣下有興趣,請聯絡在下,或參看文末參考書目第三號書籍。

三國象棋是個不錯的意念,但不為大眾所廣泛接受。這可能是因為此棋發明於中國象棋的成熟期之故,所以接納的人較少。雖然此棋已在大陸重新生產,但在下對此棋之前途不表樂觀。

清朝亦曾有一種棋之記載:蒙古棋,那其實就是國際象棋。國際象棋從十七世紀開始長足發展,而這是中國接觸早期國際象棋的記錄。在下不肯定是否出於傳統思想之故,國際象棋在當時並未在中國有其他影響。此可為當時中西交流的方式作一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