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天橋》有感

—林建邦著

天橋這一稱謂,是香港人發明的詞彙。橋在中文裡本來的意思是跨越水面的建築構體,一如英文的bridge。香港寸金尺土,交通繁忙,於是道路多設有 分層(grade separated,在地面的稱為at-grade)交匯處,以便車輛能暢通無阻地行駛。這些橋,橫跨的不是河流,而是馬路,香港人稱之為天橋 (flyover,有在空中越過之意)。後來,由於地面土地不足,連道路也要往高空發展,而有高架道路(viaduct)的出現(Viaduct本指羅馬 人修建的高架食水輸送管道)。香港人也將此歸類為天橋。1997年,香港共有882道汽車橋樑。

我對天橋有複雜的感覺:是厭惡,也是佩服。

天橋是講求實用的建築,美感絕對不是設計上的考慮,於是天橋總是醜陋的。那一條條的支柱,排山倒海而來,看不到盡頭,有種強烈壓迫感。站在橋下,不管是抬頭、俯首、向前還是顧後,都是灰白的混凝土色,一片愁雲慘霧。

然而在橋面上,又是另一番滋味。最左面的行車線忽地生出了支路,或降下地面,或向上爬,然後橫越天橋;再往前走,可能又有一兩條支路在不同的角度位 置匯合。離離合合,變幻莫測。在風馳電掣的車子裡,外面的變化一閃即逝,真是當局者迷,往往要看照片,翻閱地圖才會了解箇中玄機。

除了車行的天橋,還有人行的天橋。

靠在人行天橋欄河俯覽,一陣陣微風吹來,看著地面小小的人車川流不息,突然有種超凡欲脫的感覺;再轉身四顧,卻又看見其他人急步的在我身邊走過,馬上又被打回凡間。

對香港人而言,天橋已是生活的一部分──包括忍受嘈音。我相信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會像香港一樣,能夠把天橋建在兩幢高樓中間,而且還是緊貼的。居民 不能打開窗戶,因為歡迎他們的不是鳥語花香,而是嘈音和廢氣。很多位於市區的天橋,橋底又被劃成市場、休憩公園,真是物盡其用。

天橋天橋,雖然不是通往上天的橋樑,卻是我們每天都要使用的橋樑。

方潤的回應﹕

邦兄﹕

多謝賜文﹗既然邦兄聲明「投稿」,在下自會上載。 在下雖喜歡天橋、道路,但沒有研究。

我倒喜歡天橋的(文中已提及),當然「非常長」的那條, 和閣下所指那些在屋旁通過的汽車天橋除外。 天橋其實可以很美,閣下所說在橋下作公園已是一例, 如果見過星加坡的天橋的話,閣下也許也會認為不錯。 (葵涌道的天橋也有一些攀援植物—如爬牆虎—如果多種一些就更好。)

在下文中只講行人天橋,所以沒講汽車的,想起來,那些上下交錯的交匯處, 也令人頗有「飛天」之感呀﹗

人類總愛與天比高。

再祝歐遊順利

方潤

(再者﹕邦兄終於考完試了麼﹖似乎大家都考完試了, 在下網頁的瀏覽人數才忽然增多—新聞組果然是宣傳力宏大的地方。 大家「有反應」,更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