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實施同志教育!讓社會的歧視更少,給學生的友善更廣

張貼日期:2011/4/21 下午 04:48:56

卓耕宇/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長

近日,網路上正發起一個連署,希望向教育部訴求反對在中小學實施同志教育與多元情慾

等內容,以免導致國小、國中學生處於從「同性群友期」進入「同性密友期」的階段,教

導多元情慾與同志教育會讓該年齡成熟度的孩子在「性別認同」及「友伴關係」上造成混

淆,影響學生身心健康之發展。連署活動一再聲明:不歧視並尊重個人之性別傾向,但是

反對在此年齡教育階段中加入多元情慾與同志教育。拆解雙重標準的包裝後,揭露與反映

的又是一樁社會的同性戀恐懼(homophobia)的連署行動。

每個人都有發聲的權益,卻也在有條件的尊重同志聲稱中排除更多可能性。在網路上的留

言儼然就是一個對話的平台,也是發聲表述的戰場。首先,基於教育的立場,我們先為中

小學實施同志教育給個定向,同志教育是為了提供過去總視為理所當然的異性戀中心價值

(heterosexualism),一個涵蓋更多(inclusive curriculum)而非排除異己(exclusive

curriculum)的課程與教學反思。不論孩子在各個成長階段中面對性別自身的生成

(becomming)經驗為何,教育專業的道德不是教成什麼樣性傾向認同的主體,而是透過

多元性別的教育,讓每個學生可以不因自己的獨一無二而焦慮或自貶。 也因此,教育工作

者或是父母親焦慮的不應該是孩子會被教成同志,而是要避免孩子被教成對非異性戀歧視

與霸凌的恐同者。

其次,連署的聲明中提及:國小、國中學生處於從「同性群友期」進入「同性密友期」的

階段,教導多元情慾與同志教育會讓該年齡成熟度的孩子在「性別認同」及「友伴關係」

上造成混淆,影響學生身心健康之發展。以上論述清楚地擺放在一個清楚的立場:視每個

人理應都是異性戀者才是好的,所以身心發展過程中的同性情感關係只是一種過渡階段,

終究會轉化為異性戀情感/友伴關係才算是正常,否則就是關係與認同ㄉ混淆!此般文本

都是一種基本假定的描述,在正常/異常二元價值對立,即便聲稱不是反對同志團體、不

是反對性別平等教育的教育內容等,展現的依舊是同志污名的隱含評價。

再者,同志教育並未打壓或否定相對多數的異性戀價值,而是要跳脫單一的異性戀情感關

係而讓學生看見更多的可能性。這樣的多元性別敏感度(gender sensitivity)的教育,對學

生而言何來威脅與誤導?值得反思的面向反而是:面對中小學即將實施同志教育的大人們

何以焦慮?同志學生,不論在何時確認自己的性傾向認同,都是在異性戀主流的教育中被

教育長大的,從好似從未存在的隱形人到可以長出自信的同志,有多少孩子是從被否定與

貶抑中奪取認同的空間,教育豈能不善待每一個性別主體,不論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

或跨性別等等!

當您正想加入連署的同時,也請您試著想想身邊多少的大小同志們,性別成長的經驗中,

教育曾經是如何虧待同志而看不見性別多樣。更諷刺的是,還要積極倡議、教育恐同的異

性戀朋友們。請透過更貼近尊重性別主體的學習,誠實地看待自己的雙重標準與真實的焦

慮,讓我們一起對話、面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