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漫步雲端: 對孩子負責的方式:友善同志教育

張貼日期:2011/5/21 上午 10:04:50

出處:2011/0516《台灣立報》

by 卡蜜兒

這幾年,覺得中小學校園孩子蠻大一個差異,是她/他們比較不會為著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感到困擾。10年前我還聽得到女孩們為著同儕嘲笑月經比人家早來,或是關注同儕的生理變化。老師、家長覺得「學校都有教」,孩子們會覺得「這是正常的」,反而若有少數人去嘲笑人家,反而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起來。可是,真的就在沒多少年前,孩子可以因為操弄這種歧視別人生理變化的語言,得到友誼的勝利,或團體的權力。

不過,做為教育工作者、家長,完全沒有喘息的時間與空間。雖然上述現象顯現出學校性教育的成功,不過這些教育仍然僅止於「生理現象」的教育,在生理、情慾探索、親密關係的經營上面,還是非常有待進步的。只是許許多多的女孩、男孩,不用因為別人可以罵她「你月經來」「你有夢遺」,而覺得是「奇恥大辱」。

在我們心裡很清楚,這些恐懼完全是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一但實際認識、甚至體會後,恐怕也會覺得,去嘲笑別人「月經來」,甚至因此得到某種勝利,實在是很可笑的事。但我們也無法去「安慰」被笑的人說:「這沒什麼,是別人無知才要這樣傷害你/妳。」因為那種被傷害的感覺、不舒服的感覺是真實又無法輕易平復的。

這種嘲笑、恐懼的主題,近年來轉移到「同性戀」「不同性別氣質」的「新主題」上。基於對非異性戀的不了解,因不了解產生的恐懼,於是轉化這樣的恐懼成為攻擊別人的武器。透過指控別人「很娘」「很T」,區分我與別人(他者),得到屬於我同族類的朋友、夥伴,贏得團體中的權力。可以稱之為「恐異氣氛」嗎?恐懼與我有異的人、族群、性傾向。

這種不理解產生的集體排斥、欺負、霸凌現象,「恐異氣氛」,也如同10年前的「月經」主題一般,靠著教育才解促進認識、增加知識,產生力量。產生保護自己的力量,產生抗拒別人歧視的力量。因此性別運動團體、教育工作者才會認為台灣的教育環境一定要加入認識同志、友善同志的的內容,然後也好不容易讓教育部按步就班地列入課綱,打算逐年實施。

只是「恐異氣氛」在這個主題上,顯然非常地強大,大到硬生生中止一個國家教育機關安排好的進度,枉顧過去所有的討論與努力,以及年輕孩子們的受教權。於是她/他們依舊陷在危機四伏的校園,被「恐異氛氣」教育成「恐懼同志」的成人,拿著「同性戀」這樣的字眼當武器,攻擊人,被攻擊。

在莫需要存在的恐懼下,度過自己的青春。做為家長、教育工作者、國家公民,這樣枉顧孩子的生活與教育環境,會不會太過不負責任了一點?

(家庭合作事業協會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