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稿:爸媽與老師 我不是身體無感的青少年!

張貼日期:2011/4/28 下午 05:52:51

台灣立報 2011-04-29

■卓耕宇

恐性的社會、片面的資訊、誤導的連結、焦慮的家長,引發反對小學實施同志教育的烏龍連署事件,其實一點都不烏龍!正反映著台灣社會對於身體/性/情慾等議題的莫名焦慮!同樣的狀況,從若干年前就爭議不斷的校園內教不教如何使用保險套、該不該討論非預期懷孕、人工終止懷孕等議題?家長與老師普遍存在的莫名焦慮如出一轍,問題何在?或許不只是同性戀恐懼挑戰了我們宣稱尊重性別平等的社會,更誠實地揭露了性與情慾在校園的不可言說。

充滿恐嚇警語的性與身體教育,是陪伴我們這一代六年級生長大的標準模式。性道德的污名籠罩著身體間的情慾流動,防堵式教育告誡著身體與自身一種罪惡感與負面評價,於是我們學會偷偷找資源、與同學祕密交流著不可言說、來路不明的地下性知識。

在大人眼中的青少年,彷彿都是無感且去性的身體,唯一可被清楚見證的旺盛內分泌堆疊,就是擠都擠不完的青春痘!那麼性與情慾何以不可言說卻實在地實踐於日常生活中?大人擔心的是總是懷孕等失控的結果;青少年關注的卻是體內流竄卻卡門的情慾。不可言說的窘境讓彼此身體的真實感受缺少了找出口的可能,只能在網路的世界裡找答案!?

有些家長總焦慮地連結:教學生正確使用保險套、跟學生討論非預期懷孕與人工終止懷孕議題,等於間接鼓勵學生有性行為?甚至誤解中小學校園落實同志教育就是教學生變成同性戀?其實,反映的是寧可選擇避而不談的恐性教育,而不是正向肯定自己身體與探索情慾感受的性教育。就像是民國87年頒佈的《原住民族教育法》中之第20條明訂:各級各類學校相關課程及教材,應採多元文化觀點,並納入原住民各族歷史文化及價值觀,以增進族群間之瞭解及尊重。我們對於原住民的稱呼不再是漢人優越的歧視用語、更認識身邊原住民的多樣語言與文化。原住民教育有把每個學生變成原住民嗎?

此外,同志教育並非教學生成為同志的誤導與窄化教育目的,如同原住民教育,教我們認識並尊重生活周遭更多元族群與生活方式;同志教育,就是性別友善的教師透過課程與教學,讓每個學生認識並看見性別多樣的教育行動!例如:分享一個同志作家的文章、談同志在中外歷史中如何被打壓、同志運動員的奮鬥故事、藝術裡的同志創作者、多元家庭的樣態、情感關係的更多可能、公民身分中的同志如何被忽略等等,任何微不足道的同志友善教育行動、言論與肯認與看見的態度,都是意義重大的支持。天堂在哪裡?每一個人都被善待的社會就是天堂。

(基層教師、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