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同志投身運動如何成為可能

張貼日期:2011/7/22 上午 03:22:20

今天在G+看到水男孩阿正轉貼的網誌

試圖從男同志主流位置出發,看待最近這一波真愛聯盟引發的爭議

何以都會中產主流同志為何總被認為冷感?

主流男同志關心同志議題如何成為可能?

----------------------------------------------------------------

原作者Richard K. W. Hsu

今天失眠。

看到好幾篇心得文,約略知道真愛聯盟這個以基督教教義為主導(還要假裝不是)的極右派團體,從美國到香港等鄰近國家,動用宗教資源,民粹思想,本土傳統壓力,巧妙編織成歧視的大網。網羅的可能不是目前青壯的我們,而是那些尚未成長,仍在摸索的小gay小拉。他們的未來可能又會回退到台灣90年代前的氛圍,必須進入異性戀婚姻,偷偷摸摸的在極其有限的資源下找尋呼吸的空間。

雖然念了一大堆性別理論,但是我一直都不是運動派的人,對此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我聽過好多好多朋友,這些良善且外表美好的朋友,他們說同志運動沒有什麼意義,他們說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把和平的生活搞成像是整天都面對著仇恨。

直到仇恨找上門來。

但仇恨找的不會是我,因為我長得好看,身材還不錯,而且還算不娘,念到碩士畢業我找工作應該不會太麻煩,家裡父母也都知情並且支持。因為我站在很小很中產的圈圈裡,就像Google+的圈圈,上面標著**You'll be fine.**的字樣。

離題一下。因緣際會,曾經我有個朋友他有很多的舊衣要處理掉,真的是那種看起來年代久遠,並非我們腦中突然想到的某些有錢姐妹的衣櫃大出清的舊衣服。他在網路公布這個消息,有個網友說他想來看看。我陪著我朋友去他舊家,看著那些我絕對不會拿的舊衣服,還一件件的笑說這個好醜,這個怎麼這麼老氣阿。這位我們倆都不認識的網友到了之後,他選了幾件大外套,他說他剛搬到台北來工作沒什麼錢買衣服,臉上盡是不好意思的神情。 那是我第一次在一個同志朋友的臉上看見貧窮。

我身邊的朋友就算是喊窮,多半也都是剛好把這個月的薪水花光了,那幾天得縮衣節食。貧窮並不直接反映在他們的生活裡。但有些人,真的是有些人,貧窮就住在它門的生活裡,不肯離去。 那為什麼已經窮了,他還要來台北這個花費樣樣都高的城市?

因為這邊同志可以呼吸到最新鮮的空氣。在家鄉,一整天碰到一兩個gay或拉你就覺得今天自己也太幸運了吧。在台北,你下樓到便利商店都可以看到一對對肌肉猛男在結帳,看到兩個拉子逛夜市,看到可愛底迪在機車後座緊緊抱著他的男朋友。你不認識這些人,但他們的集體存在,或著是說,他們的集體存在所創造出的感覺,讓你知道在這座城市裡,你是自由的。即使在這個城市裡你失戀好多次,你還是沒有搬回老家,你的朋友在這邊,你的生活就在這邊。

仇恨是很階級的東西。資本主義掛帥的世界裡,如我前面所說,若你站在一個安全區域,你的目光不主動往區域外看去,你是只能看到這個區域的東西。這像是太陽眼鏡,戴上去了,就只能看到褐色或是黃色的世界;戴上中產階級男同志的眼鏡,就只能看到那些東西(不想贅述了)。並不是說中產男同志的眼鏡不好,因為我本人也戴著,而且還用雷射鑲在眼睛,奶子以及一整櫃的合身色彩鮮艷的衣服裡。我所站的這個區域,就目前為止,應該不會受到真愛聯盟仇恨攻勢的襲擊,或許在我的有生之年都不會。

承認自己這麼認真成為所謂主流然後擁抱主流價值其實是個很討厭的過程。 或許,如我一個好友他很真誠的說,他就是想舒服過日,他不想去參加或是感染同志運動的氣息。因為那氣息很微妙,情緒很激昂,有很多很真實,但對於我以及這位好友卻相當陌生的故事。我是個很容易進入故事的人,聽到一點點情節就可以自己補足,然後可以展現十秒鐘掉淚的絕技。但我同時也知道,因為成長與教育背景的不同,有些人不那麼感性,沒有那麼多的同理心。越發現他們的同理心不足,同志運動的宣導言語就越發激昂,然後這些在亮晶晶圈子裡戴著中產階級(有人說中產消失了,但我沒新詞)眼鏡的男同志女同志就轉身回到自己的安全區域。

我也很喜歡舒服過日,確實我的生活也還滿不錯的。只是我會想像失去這一切的可能,光是想像我就會覺得悲傷。多數人欠缺的就是這個想像力。想像貧窮,想像整個紅樓被肅清,想像UT與其他網路平台被監管,想像只要你年過30還沒結婚就會被工作單位主管懷疑是否為同性戀,想像連台北這個城市都開始不安全,想像極右派從美國基督教基本教義派衍伸出來的宗教情懷,慢慢融合了中華傳宗接代的傳統,接軌現代資本主義的大傘,並連繫國家機器與社會法律的強制力。

試著想像這一切,然後不要再說同志運動者很無聊了。雖然真愛聯盟搞出來的這一切,不一定會弄到這群已經出社會的同志身上(應該有人會持反對意見),但我很確切知道,對於沒有參加過同志運動的人們,這些新聞,這些公聽會花絮,這些聽起來刺耳的反同聲浪,都給大家一個機會去重新認識同志運動。

這篇文章寫完之後,我可能還是不會去參加這些公聽會,也只會在一年一次的同志遊行穿的很美跟我家大白熊連袂出席,但我希望我現在感受到的同理心能夠一直住在我心裡。 希望我的朋友,還有我不認識的卻受到各種歧視折磨的朋友也都能夠有這份同理心,適時的去了解,或許你更有行動力還能夠去幫助那些正在奮鬥的人。

--------------------------------------------------------------------------------

感想:

這篇文章比起許多公聽會的心得文喊話文

格外讓我感到激動

可能一方面大學四年在台北的經歷加上現在念性別研究所

讓我有機會跨越主流圈與運動圈

(當然運動圈不等於邊緣同志,但不可否認"多數"運動圈的是較邊緣的)

從書房到真正參與議題與運動

也讓我有點挫折...

雖然運動圈不乏很多共同理念的人

但好像總是...有更大群的人...我以前認識的人...是缺席的

有好一大段時間,我很不能接受以前的我,也不能諒解眾多缺席的同志們

直到前陣子家庭日義走,有以前我認定"主流=冷漠"的同志

也會按讚,也會轉貼,也有情緒,也想做些什麼

以往同志議題也總是在特定圈圈內打轉

但開始有了轉變...有些人或許還沒站出來...

但可以感覺到態度正在改變

長期抗戰,必須要讓更多更廣大的同志們加入

這篇文章證明了這種可能性

也希望這種覺醒能埋下種子

讓社群內的凝聚力能像病毒般蔓延開來(怪比喻)

我期待有一天

去健身房的照去,跑夜店的照跑,玩趴的照玩

紅樓依然人聲鼎沸,東區依然滿滿的A&F

但當身為同志的權益被打壓時

我們可以一起站出來抗議發聲,為彼此加油打氣

PS.我一直覺得熱線可以設立"主流同志小組"(這好像很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