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人皆被有形或無形的相所迷, 前者是肉眼見得到的, 後者是我們覺受到的及意識心創造的, 包括念頭在內. 不論是何種相, 只要我們被它迷, 當下心就附著在相上面, 妄念從此源源不斷生出來, 接下來就是付諸行動造種種業. 有業就有報應, 所以佛教人們修行觀照自己的念頭, 所謂“念起即覺, 覺之即無". 但是這只是修心的一種方便法, 若是時時刻刻都要注意念頭的起滅, 或是觀照“覺性"的存在, 這無異於頭上安頭, 非究竟之道. 祖師禪即是根本的解決方法, 就是讓人認清念與相的真面目以及觀者是誰, 所觀何物. 一切的相與念是由何處生出來的?若能瞭解它們的生成處本自清淨, 無善惡美醜, 無淨濊聖凡, 無菩提煩惱種種二極分法, 那又何需修一切觀行去離相離念, 本末倒置. 六祖有一偈曰"惠能沒技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 多自在啊!此乃見性之功也. 由此可知見性的重要, 如手把明燈行夜路, 不懼坑洞懸崖, 直走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