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巌錄 卷第六(六○舉)

【六○】舉。

雲門以拄杖示眾云(點化在臨時。殺人刀活人劍。換卻爾眼睛了也)

拄杖子化為龍(何用周遮。用化作什麼)

吞卻乾坤了也(天下衲僧性命不存。還礙著咽喉麼。闍黎向什麼處安身立命)

山河大地甚處得來(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爭奈這箇何)

只如雲門道。挂杖子化為龍。吞卻乾坤了也。

山河大地甚處得來。若道有則瞎。若道無則死。還見雲門為人處麼。

還我拄杖子來。如今人不會他雲門獨露處。卻道即色明心。

附物顯理。且如釋迦老子四十九年說法。不可不知此議論。何故。

更用拈花。迦葉微笑。這老漢便搽胡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分付摩訶大迦葉。更何必單傳心印。諸人既是祖師門下客。還明得單傳底心麼。

胸中若有一物。山河大地。摐然現前胸中若無一物。外則了無絲毫。

說什麼理與智冥境與神會。何故一會一切會。一明一切明。

長沙道。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

癡人喚作本來人。忽若打破陰界。身心一如身外無餘。猶未得一半在。

說什麼即色明心附物顯理。古人道。一塵纔起。大地全收。且道是那箇一塵。

若識得這一塵。便識得拄杖子。纔拈起拄杖子。便見縱橫妙用。恁麼說話。

早是葛藤了也。何況更化為龍。慶藏主云。五千四十八卷。還曾有恁麼。

說話麼。雲門每向拄杖處。拈掇全機大用。活潑潑地為人。

芭蕉示眾云。衲僧巴鼻。盡在拄杖頭上。永嘉亦云。不是標形虛事褫。

如來寶杖親蹤跡。如來昔於然燈佛時。布髮掩泥。以待彼佛。

然燈曰。此處當建梵剎。時有一天子。遂標一莖草云。建梵剎竟。

諸人且道。這箇消息。從那裏得來。祖師道。棒頭取證。喝下承當。

且道承當箇什麼。忽有人問。如何是拄杖子。莫是打筋斗麼。莫是撫掌一下麼。

總是弄精魂。且喜沒交涉。雪竇頌云 褫(音馳)拄杖子吞乾坤(道什麼。只用打狗)

徒說桃花浪奔(撥開向上一竅。千聖齊立下風。也不在拏雲攫霧處。

說得千遍萬遍。不如手腳羅籠一遍)

燒尾者不在拏雲攫霧(左之右之。老僧只管看。也只是一箇乾柴片)

曝腮者何必喪膽亡魂(人人氣宇如王。自是爾千里。萬里。爭奈悚然)

拈了也(謝慈悲。老婆心切)聞不聞(不免落草。用聞作什麼)

直須灑灑落落(殘羹餿飯乾。坤大地甚處得來)

休更紛紛紜紜(舉令者先犯。相次到爾頭上。打云放過則不可)

七十二棒且輕恕(山僧不曾行此令。據令而行。賴值得山僧)

一百五十難放君(正令當行。豈可只恁麼了。直饒朝打三千暮打八百堪作什麼)

師驀拈拄杖下座。大眾一時走散(雪竇龍頭蛇尾作什麼)

曝(音僕日乾也。通作暴。又薄報切)

雲門委曲為人。雪竇截徑為人。所以撥卻化為龍。不消恁麼道。

只是拄杖子吞乾坤。雪竇大意免人情解。更道徒說桃花浪奔。

更不必化為龍也蓋禹門有三級浪。每至三月。桃花浪漲。魚能逆水。

而躍過浪者即化為龍。雪竇道縱化為龍。亦是徒說。燒尾者不在拏雲攫霧。

魚過禹門。自有天火燒其尾。拏雲攫霧而去。

雪竇意道。縱化為龍。亦不在拏雲攫霧也。曝腮者何必喪膽亡魂。

清涼疏序云。積行菩薩。尚乃曝腮於龍門。大意明華嚴境界非小德小智之所造詣。

獨如魚過龍門透不過者。點額而回。困於死水沙磧中。曝其腮也。

雪竇意道。既點額而回。必喪膽亡魂拈了也。聞不聞。重下注腳。

一時與爾掃蕩了也。諸人直須灑灑落落去。休更紛紛紜紜。

爾若更紛紛紜紜。失卻拄杖子了也。七十二棒且輕恕。雪竇為爾捨重從輕。

古人道七十二棒。翻成一百五十。如今人錯會。卻只算數目。合是七十五棒。

為什麼。卻只七十二棒殊不知。古人意在言外。所以道。此事不在言句中。

免後人去穿鑿。雪竇所以引用。直饒真箇灑灑。落落正好與爾七十二棒。

猶是輕恕直饒總。不如此一百五十難放君。一時頌了也。卻更拈拄杖。

重重相為雖然恁麼。也無一箇皮下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