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舉。
楞嚴經云。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好箇消息。用見作什麼。釋迦老子漏逗不少)
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咄。有甚閑工夫。不可教山僧作兩頭三面去也)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向什麼處去也。釘鐵橛相似。咄)
自然非物(按牛頭喫草。更說什麼口頭聲色)云何非汝(說爾說我總沒交涉。
打云。還見釋迦老子麼。爭奈古人不肯承當。打云。腳跟下自家看取。還會麼)
楞嚴經云。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雪竇到此。引經文不盡。全引則可見。
經云。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
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
云何非汝。辭多不錄。阿難意道。世界燈籠露柱。皆可有名。
亦要世尊指出此妙精元明。喚作什麼物。教我見佛意。世尊云。我見香臺。阿難云。
我亦見香臺。即是佛見。世尊云。我見香臺則可知。我若不見香臺時。爾作麼生見。
阿難云。我不見香臺時。即是見佛。佛云。我云不見。自是我知。汝云不見。
自是汝知。他人不見處。爾如何得知。古人云。到這裏。只可自知。
與人說不得。只如世尊道。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若道認見為有物。未能拂跡。吾不見時。
如羚羊掛角。聲響蹤跡。氣息都絕。爾向什麼處摸索。經意初縱破。後奪破。
雪竇出教眼頌。亦不頌物。亦不頌見與不見。
直只頌見佛也全象全牛翳不殊(半邊瞎漢。半開半合。扶籬摸壁作什麼。一刀兩段)
從來作者共名模(西天四七唐土二三。天下老和尚。如麻似粟。猶自少在)
如今要見黃頭老(咄。這老胡。瞎漢。在爾腳跟下)
剎剎塵塵在半途(腳跟下蹉過了也。更教山僧說什麼。驢年還曾夢見麼)
全象全牛翳不殊。眾盲模象。各說異端。出涅槃經。僧問仰山。和尚見人問禪問道。
便作一圓相。於中書牛字。意在於何。仰山云。這箇也是閑事。忽若會得。不從外來。
忽若不會。決定不識。我且問爾。諸方老宿。於爾身上。指出那箇是爾佛性。
為復語底是。默底是。莫是不語不默底是。為復總是。為復總不是。
爾若認語底是。如盲人摸著象尾。若認默底是。如盲人摸著象耳。若認不語不默底是。
如盲人摸著象鼻。若道物物都是。如盲人摸著象四足。若道總不是。拋本象落在空見。
如是眾盲所見。只於象上名邈差別。爾要好。切莫摸象。莫道見覺是。亦莫道不是。
祖師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本來無一物。爭得染塵埃。
又云。道本無形相。智慧即是道。作此見解者。是名真般若。明眼人見象得其全體。
如佛見性亦然。全牛者出莊子。庖丁解牛。未嘗見其全牛。順理而解。游刃自在。
更不須下手。纔舉目時。頭角蹄肉。一時自解了。如是十九年。其刀利如新發於硎。
謂之全牛。雖然如此奇特。雪竇道。縱使得如此。全象全牛與眼中翳更不殊。
從來作者共名摸。直是作家。也去裏頭摸索不著。自從迦葉。乃至西天此土祖師。
天下老和尚。皆只是名摸。雪竇直截道。如今要見黃頭老。
所以道。要見即便見。更要尋覓方見。則千里萬里也。黃頭老。乃黃面老子也。
爾如今要見。剎剎塵塵在半途。尋常道。一塵一塵剎。一葉一釋迦。盡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微塵。只向一塵中見。當恁麼時。猶在半途。那邊更有半途在。且道在什麼處。
釋迦老子。尚自不知。教山僧作麼生說得翳(壹計切目疾)
垂示云。有佛處不得住。住著頭角生。無佛處急走過。不走過。草深一丈。
直饒淨裸裸赤灑灑。事外無機機外無事。未免守株待兔。
且道總不恁麼。作麼生行履。試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