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巌錄 卷第十(一百舉); 吹毛劍

【一○○】舉。

僧問巴陵。如何是吹毛劍(斬嶮)。陵云。珊瑚枝枝撐著月(光吞萬象。四海九州)

巴陵不動干戈。四海五湖多少人舌頭落地。雲門接人正如此。他是雲門的子。

亦各具箇作略。是故道。我愛韶陽新定機。一生與人抽釘拔楔。這箇話正恁麼地也。

於一句中。自然具三句。函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答得也不妨奇特。

浮山遠錄公云。未透底人參句不如參意。透得底人。參意不如參句。雲門下有三尊宿。

答吹毛劍俱云了。唯是巴陵答得過於了字。此乃得句也。且道。

了字與珊瑚枝枝撐著月。是同是別。前來道。三句可辨。一鏃遼空。要會這話。

須是絕情塵意想。淨盡方見他道珊瑚枝枝撐著有。若更作道理。轉見摸索不著。

此語是禪月懷友人詩曰。厚似鐵圍山上鐵。薄似雙成仙體纈。蜀機鳳雛動蹶蹩。

珊瑚枝枝撐著月。王凱家中藏難掘。顏回飢漢愁天雪。古檜筆直雷不折。

雪衣石女蟠桃缺。佩入龍宮步遲遲。繡簾銀簟何參差。即不知驪龍失珠。知不知。

巴陵於句中。取一句答吹毛劍。則是快。劍刃上吹毛試之。其毛自斷。

乃利劍謂之吹毛也。巴陵只就他問處。便答這僧話。頭落也不知。

頌云要平不平(細若蚍蜉。大丈夫漢須是恁麼)大巧若拙(不動聲色。藏身露影)

或指或掌(看。果然這箇不是)倚天照雪(斬。覷著則瞎)

大冶兮磨礱不下(更用煆煉作什麼。干將莫能來)良工兮拂拭未歇

(人莫能行。直饒干將出來也倒退三千)。 別別(咄。有什麼別處。讚歎有分)

珊瑚枝枝撐著月(三更月落影照寒潭。且道向什麼處去。直得天下太平。醉後郎當愁殺人)

蚍蜉(音毘浮)要平不平。大巧若拙。古有俠客。路見不平。以強凌弱。即飛劍取強者頭。

所以宗師家。眉藏寶劍袖掛金鎚。以斷不平之事。大巧若拙。

巴陵答處。要平不平之事。為他語忒殺傷巧。返成拙相似。何故為他不當面揮來。

卻去僻地裏。一截暗取人頭。而人不覺。或指或掌。倚天照雪。

會得則如倚天長劍凜凜神威。古人道。心月孤圓。光吞萬象。光非照境。

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此寶劍或現在指上。忽現掌中。昔日慶藏主說到這裏。

豎手云。還見麼。也不必在手指上也。雪竇借路經過。教爾見古人意。

且道一切處不可不是吹毛劍也。所以道。三級浪高魚化龍。癡人猶戽夜塘水。

祖庭事苑載孝子傳云。楚王夫人。嘗夏乘涼抱鐵柱感孕。後產一鐵塊。楚王令干將鑄為劍。

三年乃成雙劍。一雌一雄。干將密留雄。以雌進於楚王。王祕於匣中。常聞悲鳴。王問群臣。

臣曰。劍有雌雄。鳴者憶雄耳。王大怒即收干將殺之。干將知其應。乃以劍藏屋柱中。

因囑妻莫耶曰。日出北戶。南山其松。松生於石。劍在其中。妻後生男。名眉間赤。

年十五問母曰。父何在。母乃述前事。久思惟剖柱得劍。日夜欲為父報讎。楚王亦募覓其人。

宣言。有得眉間赤者厚賞之。眉間赤遂逃。俄有客曰。子得非眉間赤邪。曰然。

客曰。吾甑山人也。能為子報父讎。赤曰。父昔無辜。枉被荼毒。君今惠念。

何所須邪。客曰。當得子頭并劍。赤乃與劍并頭。客得之進於楚王。王大喜。

客曰。願煎油烹之。王遂投於鼎中。客詒於王曰。其首不爛。王方臨視。

客於後以劍擬王頭墮鼎中。於是二首相囓。客恐眉間赤不勝。乃自刎以助之。

三頭相囓。尋亦俱爛(川本無此楚王一段)雪竇道。此劍能倚天照雪。尋常道。

倚天長劍光能照雪。這些子用處直得大冶兮磨礱不下。任是良工拂拭也未歇。

良工即干將是也。故事自顯。雪竇頌了末後顯出道。別別也不妨奇特。

別有好處。與尋常劍不同。且道如何是別處。珊瑚枝枝撐著月。可謂光前絕後獨據寰中。

更無等匹。畢竟如何諸人頭落也。老僧更有一小偈詒(音待欺也) 囓(倪結切噬也)

萬斛盈舟信手拏 卻因一粒甕吞蛇

拈提百轉舊公案 撒卻時人幾眼沙

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第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