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4 花蓮禪一開示

2015年10月4日禪修,惠忠禪師的開示(於東華大學)---

禪師默然良久之後,開口說。

歡迎各位今天來參加祖師禪的一日禪。

我現在跟各位說上釋迦牟尼佛的一段大法-無上大法(禪師敲一聲竹篦)。

說完了,有人懂了嗎?

釋迦牟尼佛講法最深的意旨,就在我剛才不說話及敲竹篦的聲音中,全部講完了,不需要語言文字。禪宗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意思是,我們不需要語言、文字,語言和文字在了解真正佛法的這條路上是行不通的;「心行處滅」是說真正佛法沒辦法用心意識去思量、揣摩、研究而得到或了解。言語行不通,思慮也行不通,所以說佛土是不可思、不可議的世界,那是什麼樣的世界呢?佛經說「佛土不在心外」,「即心即佛」,佛土就在自心裡面。

釋迦摩尼佛傳法最深的教導,在《金剛經》及所有第一義諦經典都說「我們的心就是佛」。釋迦摩尼佛開悟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原來所有眾生本來成佛,都具有如來的德相,只因為妄想和執著,不能證得。」所以我們本來是成佛的,本來都是一尊佛,但是因為妄想和執著,這些無明障礙了我們,所以我們失去了原本具有的智慧,要怎樣才能回到原本佛的位置呢?必須借助於修行。

本來照理講是不需要修的,我們原來都是佛,但是因為無明的障礙,我們必須修,所以釋迦牟尼佛才傳了這麼多的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適應無量無邊的眾生。每一個眾生都有他適應的法門,祖師禪法是佛傳法最深意旨的直接教導,不須借助於語言文字。這個法門在釋迦牟尼佛傳法很多年以後,發現他的學生都沒有辦法靠他說的法來開真正的大悟,能夠證道的,頂多證到宗門所說的格內佛。格內佛是能用語言文字的方式來表達什麼是佛,這畢竟還不究竟,只是「解空第一」,

還不了解真正的自己,所以釋迦牟尼佛用了一個方式,用拈花的方式,把人人真正的自性演示出來。靠什麼?靠拿著一朵花給大家看,當時在場的大弟子中,只有大迦葉了解,他了解釋迦牟尼佛到底要講什麼,笑了起來,他真正了解自己了。釋迦牟尼佛傳法的格外意旨,總算被一個人所了解,就是大迦葉,其他人的了解都是在文字上的了解,而不是真正的了解。真正的佛性是沒有辦法用語言文字去了解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只好用無上的法門,所謂「以心傳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這是他所傳的最上乘的法門,但這最上乘的法門畢竟能接受的人很少,從古到今,從釋迦牟尼佛開始,這個法門一代傳一代,都是單傳,釋迦牟尼佛是初祖,一路傳到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都是單傳。各位可以去看《指月錄》,它介紹每位祖師的生平,都是單傳。達摩祖師到了中國以後,傳到六祖以前,都是單傳。五祖的弟子有上千眾,但只有六祖惠能開悟了,大弟子神秀跟五祖修行這麼多年,悟到的只是很淺,在《六祖壇經》裡,神秀說「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六祖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在文字上來講,若能了解六祖所說,就是解空第一。金剛經有四句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四句偈能了解的話,也是解空第一,還是在文字上的了解,在佛法上的了解,而不是真正的了解,真正的了解還要跳出這一格,我們叫「格外禪」。祖師禪法教的是「格外禪」,格外的意旨。《祖師禪-宗門格外玄旨》這本書把釋迦牟尼佛最深的教導,佛法的真義,不用語言文字詮釋教導出來,就像剛才的演示-默然或者敲竹篦。示現竹篦跟釋迦牟尼佛拈花是同樣的用意,但是到底在教導什麼?

以前有位外道來問釋迦牟尼佛,他說:「佛啊!請您不說話,也不要不說話,來教導我吧!」釋迦牟尼一句話都沒講,那個外道就開悟了,他向釋迦牟尼佛三拜,並說:「謝謝您給我最深的教導。」阿難在旁邊看著。後來外道出去了,阿難問:「佛啊!您剛才沒說一句話,他為什麼說您給了他最深的教導。」釋迦牟尼佛說:「他就像一匹良馬,最好的馬,見到鞭的影子就跑了,不需要等到打在他身上。」這是最上根器的人,釋迦牟尼佛沒講半句話,他就開悟了。你說世尊有說法嗎?還是沒說法?但是為何外道謝謝他給他最深的教導,所以說最深的教導,是不需要語言文字的。

禪宗的教導凌駕釋迦牟尼佛的其他法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此法門的殊勝處。不需要研究佛經,也不需要朝山。昨天有位師兄說,去朝山,三步一拜,跪到膝蓋破了,流血了,褲子也破了,那麼辛苦的修行是不需要的。祖師禪法門不需要打坐、念佛、吃素及所有的方便行,只有一個方式,就是在祖師的話語中參究。從釋迦牟尼佛到現在,所有祖師真正在教導什麼?為什麼學子問祖師一個問題,祖師就那樣子回答?為什麼祖師說或不說話,都在教導眾生?祖師的回答從不用佛法知見解釋,便能直指佛法的核心意旨。

這次禪修的海報上有一個問答-學子問:「什麼是佛?」雲門禪師回答:「胡餅」,就是餅乾,英文是cookie,這是格外禪旨。所有三藏十二部經全部在這兩個字「胡餅」裡面。雲門禪師到底在教導什麼?甚至學子問「什麼是佛?」他回答「乾屎橛」,乾的屎條。佛是多麼清淨,沒有污染,雲門禪師竟然以「乾的屎條」回答。你說,他是佛的嫡子?還是孽子?其實他是最虔誠的嫡子,他把釋迦牟尼佛傳法的真義,用這種方式傳達出去,那需要解釋呢?所以後世的人用古來禪師的教導當作公案來參究。用公案做為參究的工具,實在是很不得已,如果各位能在我剛才演示真正佛法的方式裡開悟的話,我也不需要再教「參公案」了,因為是多餘的。但是因為我們不是上根器的人,包括我在內,所以才要借助於公案來參究。古來開悟的禪師都是這樣,非常認真,花很多年,甚至一輩子都在參究。每個人的根器不一樣,有些人可以在祖師的教導下,一個月或幾天就開悟,有些人可能要一輩子。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根器,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努力認真,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了解。

真正的智慧,是突然出現的,不是去尋找的。它是怎麼出現的?因為你努力不間斷的參究,時時刻刻都有疑情,行住坐臥都反問自己,突然間,智慧就會出現,你會了悟到,原來佛說法,都在說自己,不在說別人。佛經所說的,你全部會瞭解,你會瞭解「心外無佛」這句話,再深的經典,你都會瞭解,不須看別人的註解。未開悟的人所做的註解一定是錯的,何況真正的佛法,不是語言文字能夠形容,能夠揣測,這完全要靠自己的悟。

修行「祖師禪」法門必需要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要對你的老師、師父有信心。我當初參大慧宗杲時常提出的一個公案-「你叫它竹篦也不對,不叫它竹篦也不對,那你要叫它什麼?」我參了一年多也參不出個所以然,深深的了解禪宗的法門沒有善知識,沒有明眼禪師來教的話,這個法門行不通,因為這些公案太難了。說難,其實很簡單,因為沒有人教,所以變得很難,有人教的話,就不難,加上自己的努力,就變得很簡單。第二個條件,要對這法門有信心。從古至今,佛教界開悟最多的就是修禪宗法門的人,我們並非要貶低別的法門,只是祖師禪法門的確是釋迦牟尼佛傳的最無上的法門,所以修的人很少,悟的人自然就少,所以學佛的人多,開悟的人少。

當你覺悟的時候,你就是一個聖人。寺廟裡為什麼要拜佛、菩薩?因為他們都是聖人,這世間因為聖人少,才會被凡夫禮拜,如果我們都是聖人,自然不會有膜拜聖人的觀念。如果你開悟了,見性就是成佛,見到你的自性,當下就是成佛的時刻,是一個剛出生的佛。在你眼裡,看到所有的眾生,每個人都是一尊佛,原本都是一尊佛。你不會再歧視別人,不會再誣蔑別人,從此不會再有這種觀念、思想,因為你知道,人人平等,一切眾生皆平等,包括一切有情眾生皆平等。你會憐憫一切眾生,因為他們還不瞭解自己。佛菩薩憐憫眾生,因為眾生愚痴、無明,當然會做出愚痴的行為。一個人的心明亮時,不會做愚痴的事情,會如佛教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小的惡事不會做,再小的善事也要做,但都是依自己的能力而為。

今天大家有緣來這裡,是無上的法緣,因為禪宗的法門是無上的法門。我們不趕經拜懺,不在語言文字上討教佛法的道理,不需花心力在不會讓自己開悟的修行。因為其他法門都是有次第的修行,但祖師禪是格外禪,沒有任何次第,就像一步登天一樣,一蹴即成佛。覺悟的當下,你就是一尊佛,從此你會想盡一切辦法,保護這尊佛,禪宗稱為「保任」。保任什麼?保住你這個佛位,不讓你墮落變成眾生。妄念生起時,你不會隨它走,你不會做貪嗔癡的行為,時時刻刻都在保住這尊佛。行為都是從念頭來的,念頭一起,各種行為都出現了,我們的修行是從念頭開始。

我們參究的第一個公案是雲門禪師的公案-「須彌山」,如果了解最深意旨的話,這個公案可以令人開悟。這個公案如果僅僅了解到表面的層次,也可以幫助我們的人生。公案有深、淺,即所謂的活句、死句。死句的公案只能讓你悟到一個程度,活句的公案可以一悟到底,是最難的。如雲門禪師的回答「胡餅」這個公案,學子問「什麼是佛?」他回答「胡餅」,這叫活句,會讓你的法身活起來。參究這個公案,不能在「胡餅」兩個字上打轉做文章,必須要起疑情,問自己「為何他如此回答?」參公案必須真參實參,即使給你答案,你還是不會了解,因為不是你參出來的智慧。

所有祖師上堂說法,都透露了佛法最深的意旨,公案內的回答,也是一樣。雖然我們看了祖師語錄或公案,還是不了解,因為自己真正的智慧還沒出現。六祖惠能之後,幾乎所有的禪師都是靠參究公案開悟的。即使不識字,也可以參公案,如同我的師祖惠菴禪師,他不識字,但是韓國赫赫有名的禪師。

禪宗的法脈在韓國沒有中斷,但是在中國已經中斷了,很可悲!中國的禪宗只剩下一個虛名,教的方法都是錯誤的。想學禪的人對禪宗沒有信心,因為他們不知道何處有明眼禪師在用正確的「祖師禪」法門教導,這就是中國禪宗沒落及中斷的原因。

學佛的過程千萬不能自大,修行是一輩子的事,不到圓光煥發以前,我們不能停止。在成為一個完美的一尊佛之前,修行是無止盡的事,直到臨終,都要返照,都要在你了解的部分,時時刻刻回去功行,這樣才能守住你的佛位。還沒開悟的人,一直靠返照,靠疑情,才會開悟。開悟的人,沒有返照的話,會被妄念所轉,又跟眾生沒有兩樣,這個時刻就是沒有見性。並非你突然見性,一輩子就沒問題,有些人說見性的人會有神通,見性的人不會生病,見性的人有各種不得了的特異功能,這些是不對的。

見性前、見性後,悟前、悟後還是同一個你,沒有兩樣,只有一樣不同,就是智慧的超越、智慧的增長。你從那個時刻,不會像凡夫一樣愚痴,而變成有智慧的人,所以我們叫做「覺者」,佛即是覺者。覺就是覺悟、覺醒,眾生都是迷迷糊糊,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一個醒過來的人,不會像迷糊的人做錯很多事。身為一個覺悟者、覺醒者,時時刻刻要讓自己的心是清明的、覺醒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才是真正的覺者。

見性只是修行的第一步,還有百分之九十九的路要走。見性只是百分之一的功,後面的功是百分之九十九,一直到圓光煥發,才能真正被稱為完美的一尊佛。每一位祖師的整個人生都在修行,惠菴禪師說過「一個人的修行,直到臨終前都還要觀照自己。」時時刻刻要守住自己,五祖弘忍也說過「守本真心」。即使開悟,還是守住這個真實的、清淨的心。古時候有分真心、妄心,其實真心和妄心沒有分別,心那裡有區別?你的心和我的心,凡夫的心和聖人的心,你拿得出來嗎?既然拿不出來,怎麼可以說有妄,有真呢?講真,是針對妄;講妄,是針對真。真妄是兩頭,眾生都是處在兩邊,有和無,美和醜,這些都是兩極化,你一旦認識自己,就像佛法教下所說的中道,你做一切事情不會落入兩邊,因為你了解自己以後,知道世間一切相的本來面目,包括有形、無形的,所有相的本來面目,你都看得清楚。沒有形相的包括你的念頭,你說煩惱有沒有相呢?煩惱既然沒有相,為什麼眾生被無形相的煩惱綁住呢?大部分的宗教都是被無形的相(包括上帝、阿拉等等)綁住,信徒就成為他們的奴隸而不自在。

眾生的苦和煩惱都是被相所迷而來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教導的,就是要離一切相,不要被一切相所纏縛,這叫「離」,真正的「離」是要「大捨」。如何才能做到大捨呢?唯一的辦法是認識一切相的真面目,能做到身心的大捨,才是大悟。釋迦牟尼佛說的大捨,是把我們的自我捨棄,沒有「我」這個觀念,因此就沒有所謂的兩極化,修行的目的就在此,佛祖傳法的目的也在此,為了要解除眾生的苦和煩惱,讓他們得到解脫自在。釋迦牟尼佛當年興起大悲心,為了要尋找如何解決眾生的煩惱和苦而出家,因為見到一顆明亮的星星而覺悟到如何解決煩惱和苦。

釋迦牟尼佛看到星星開悟和各位看到這隻竹篦,有兩樣嗎?樣子雖然不一樣,真正的意旨是一樣的。但是禪師跟你說:「你叫它竹篦也不對,不叫它竹篦也不對。那你要叫它什麼?」這問題是臨濟宗的大慧宗皋禪師上堂說法時經常問學生的話,這隻竹篦是相嗎?《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如果見到這個相是「非相」,當下就可以見到如來。但是你要如何才能做到「見諸相非相」,這就要靠參究。我們把這四句偈當成一個公案,如果你能在語言文字、佛法知見上了解的話,就可以被稱為「解空第一」,與須菩提一樣,但這還是在十法界的格內,祖師禪是格外禪,是跳出十法界的,所以趙州禪師說「逢佛殺佛,逢祖殺祖」。把佛祖們都殺掉,這是什麼意思?如果你能做到的話,就是開悟的人。殺佛就是把你自己這一尊佛殺掉,怎麼殺?把你的自我全部去除,沒有這個我,也沒有所謂佛可言。

佛這個字是很髒的,趙州禪師常說:「我念佛一聲,要漱口三天。」很奇怪!佛這個字為什麼這麼髒?這也是我們參究的公案之一。參公案的目的是要把所有的相給掃除,把佛也給掃除,全部掃除後,再來建立真正的智慧,那時候你看一切都是清淨的,這是祖師禪了不起的地方,也是釋迦牟尼佛傳法的目的。真正遠離一切佛法知見的智慧出現後,人家問你:「什麼是佛?」你才能很自然地回答:「胡餅」,因為你了解了,你才能用雲門禪師回答的「胡餅」、「麻三斤」或「乾屎橛」作答。當你了解了公案中禪師的智慧,你也可以運用回答,如果不了解而鸚鵡學話,這就稱為「猴禪」。世間很多人自以為開悟了,沒有經過善知識的印證,就去教導別人,這即是所謂的「天然外道」,不僅誤己也誤人,這是很危險的。達摩祖師曾經說過,不因為善知識而開悟的人,是萬中稀有。

我們從「須彌山」的公案開始參究,步步把妄念去除。參公案的目的,是要開悟,它不藉助語言文字,不藉助於佛經,而能讓自己開悟的方式,最省力、最方便,行住坐臥任何時候都可以參。公案的疑情,因為持續不斷的參究,就變成疑團,當疑團破的時候,智慧就增長,參公案的習慣,會讓你很快能制心於一處,這個時刻就是同時修「戒、定、慧」。很多世間修行的法門在修「戒、定」,而沒有「慧」,但是參究公案,是在修最殊勝的「戒、定」之外,出世間的無上智慧在任何時刻都會出現。修任何法門,如果沒有智慧,是白修,白浪費時間。人人本來就有無上的智慧,能「離苦得樂」的智慧,參究公案就是要讓它出現。「離苦得樂」是釋迦牟尼佛傳法的目的,祖師傳法也是這個目的。一個學子不能因為參過幾個公案,就自以為很了不起,不到開悟,都不算什麼。開悟只是認識你自己,從此你會返照自己,而不追隨妄念,一切煩惱和苦就會遠離你。你還是你,只是從此不是舊時的你,你不會讓自己受到染污,因為本來它是染污不得的。

請問你能染污虛空嗎?虛空連這杯水都掛不住,更何況染污呢?你原本的自己就像虛空一樣,是染污不得的。但是當我們動了妄念時,自己似乎就被染污了,這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不隨妄念的話,任何境界都不能染污它,此即所謂的「金剛之體」

開悟以後,你不會有「生」及「死」的觀念,因為你了解自己沒有「生」及「死」,從此你不會畏懼死亡。生死對開悟的人來講,是身外之物。所有世間的一切,包括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所以他才能得到大自在。你一旦有任何的執著,就被相所迷,而變得不自在,不能解脫。我們不能讓世間的一切相來束縛我們,這才是真正的修行。沒開悟以前,要這樣做,開悟以後,也要這樣做。悟前修行與悟後修行,方法不一樣,但目的一樣,都是為了解脫自在,這是釋迦牟尼佛傳法的目的,也是活在這世界上真正的意義。參公案就是讓自己開悟、見性、了生脫死、離苦得樂,這是人生的意義。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這輩子的無明會帶到下輩子去,這輩子開悟的智慧,也會帶到下輩子去。這輩子如果開悟的話,以後生生世世,你都會開悟,肉身入滅之時,天上人間任意受生,隨處解脫自在。

禪師的責任在教導眾生,他用這無上的法門,最直截了當、直指人心的法門來教導,這是祖師的慈悲心,希望更多的人開悟,將佛教的精髓及意旨弘揚出去,開展成正法住世的佛教,不是迷信、趕經拜懺、做功德的佛教,而是讓每個人開悟的佛教,這樣世間才會變成最美好的世界,這也是解決世間亂象最根本及最究竟的辦法,否則佛教是空心的佛教,是著相的修行。禪師一向是佛教的領袖,必須帶動佛教,禪宗必須復興起來,否則佛教會滅掉,變成有名無實的佛教。寺廟越蓋越大,但是沒有真正悟道的禪師或法師在教導,學子渴求真理,卻沒有人能教導他真正的佛法。大家不知道正確的老師及道場在何處,都在摸索,這是很糟糕的,這個現象必須想辦法解決,佛教才有希望。我在這裡盡我自己的力量,你們要盡你們的力量,為什麼?為了「了生脫死」及「解脫自在」而努力,不是為任何人。學佛、修行都是為自己,不為別人,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自己得度了,就可以去度別人,可以影響身邊的人,漸漸他們都會跟你學習,因為你是一個榜樣。由一個人可以變成不得了的力量,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影響了億億萬萬的人。希望每個人都能明心見性,成為聖人,去影響及造福社會。希望這一天能早一點來到,此即所謂世間的福音,這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