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舉。
玄沙示眾云。諸方老宿。盡道接物利生(隨分開箇鋪席。隨家豐儉)
忽遇三種病人來。作麼生接(打草只要蛇驚。山僧直得目瞪口呿。管取倒退三千里)
患盲者。拈鎚豎拂。他又不見(端的瞎。是則接物利生。未必不見在)
患聾者。語言三昧。他又不聞(端的聾。是則接物利生。未必聾在。是那箇未聞在)
患啞者教伊說。又說不得(端的啞。是則接物利生。未必啞在。是那箇未說在)
且作麼生接。若接此人不得。佛法無靈驗(誠哉是言。山僧拱手歸降。已接了也。便打)
僧請益雲門(也要諸方共知。著)雲門云。汝禮拜著(風行草偃。咄)
僧禮拜起(這僧拗折拄杖子也)雲門以拄杖挃。僧退後。
門云。汝不是患盲(端的瞎。莫道這僧患盲好)
復喚近前來。僧近前(第二杓惡水澆。觀音來也。當時好與一喝)
門云。汝不是患聾(端的聾。莫道這僧患聾好)
門乃云。還會麼(何不與本分草料。當時好莫作聲)僧云。不會(兩重公案。蒼天蒼天)
門云。汝不是患啞(端的啞。口吧吧地。莫道這僧啞好)
僧於此有省(賊過後張弓。討什麼碗) 瞪(持陵切。怒目直視也)
呿(去伽切。張口貌) 挃(陟栗切。音窒撞空也)
玄沙參到絕情塵意想。淨裸裸赤灑灑地處。方解恁麼道。是時諸方。
列剎相望。尋常示眾道。諸方老宿。盡道接物利生。忽遇三種病人來時。
作麼生接。患盲者。拈鎚豎拂他又不見。患聾者。語言三昧他又不聞。
患啞者。教他說又說不得。且作麼生接。若接此人不得。佛法無靈驗。
如今人若作盲聾瘖啞會。卒摸索不著。所以道。莫向句中死卻。
須是會他玄沙意始得。玄沙常以此語接人。有僧久在玄沙處。一日上堂。
僧問和尚云。三種病人話。還許學人說道理也無。玄沙云許。僧便珍重下去。
沙云。不是不是。這僧會得他玄沙意。後來法眼云。我聞地藏和尚舉這僧語。
方會三種病人話。若道這僧不會。法眼為什麼卻恁麼道。若道他會。
玄沙為什麼。卻道不是不是。一日地藏道。某甲聞。和尚有三種病人話是否。
沙云是。藏云。珪琛現有眼耳鼻舌。和尚作麼生接。玄沙便休去。若會得玄沙意。
豈在言句上。他會底自然殊別。後有僧舉似雲門。門便會他意云。汝禮拜著。僧禮拜起。
門以拄杖挃。這僧退後。門云。汝不是患盲。復喚近前來。僧近前。
門云。汝不是患聾。乃云會麼僧云。不會。
門云。汝不是患啞。其僧於此有省。當時若是箇漢。等他道禮拜著。便與掀倒禪床。
豈見有許多葛藤。且道雲門與玄沙會處。是同是別。他兩人會處都只一般。
看他古人出來。作千萬種方便。意在鉤頭上。多少苦口。只令諸人各各明此一段事。
五祖老師云。一人說得卻不會。一人卻會說不得。二人若來參。如何辨得他。
若辨這兩人不得。管取為人解粘去縛不得在。若辨得。纔見入門。
我便著草鞋向爾肚裏走幾遭了也。猶自不省。討什麼碗出去。且莫作盲聾瘖啞會好。
若恁麼計較。所以道。眼見色如盲等。耳聞聲如聾等。又道。滿眼不視色。滿耳不聞聲。
文殊常觸目。觀音塞耳根。到這裏眼見如盲相似。耳聞如聾相似。方能與玄沙意不爭多。
諸人還識盲聾瘖啞底漢子落處麼。看取雪竇頌云盲聾瘖啞
(已在言前。三竅俱明。已做一段了也)
杳絕機宜(向什麼處摸索。還做計較得麼。有什麼交涉)
天上天下(正理自由。我也恁麼)堪笑堪悲(笑箇什麼。悲箇什麼。半明半暗)
離婁不辨正色(瞎漢。巧匠不留蹤。端的瞎)師曠豈識玄絲(聾漢。大功不立賞。端的聾)
爭如獨坐虛窗下(須是恁麼始得。莫向鬼窟裏作活計。一時打破漆桶)
葉落花開自有時(即今什麼時節。切不得作無事會。今日也從朝至暮。明日也從朝至暮)。
復云。還會也無(重說偈言)無孔鐵鎚(自領出去。可惜放過。便打)
盲聾瘖啞杳絕機宜。盡爾見與不見聞與不聞說與不說。雪竇一時與爾掃卻了也。
直得盲聾瘖啞見解。機宜計較。一時杳絕。總用不著。這箇向上事。可謂真盲真聾真啞。
無機無宜。天上天下堪笑堪悲。雪竇一手抬一手搦。且道笑箇什麼悲箇什麼。
堪笑是啞卻不啞。是聾卻不聾。堪悲明明不盲卻盲。明明不聾卻聾。離婁不辨正色。
不能辨青黃赤白。正是瞎。離婁黃帝時人。百步外能見秋毫之末。
其目甚明。黃帝游於赤水沈珠。令離朱尋之不見。令喫詬尋之亦不得。後令象罔尋之方獲之。
故云。象罔到時光燦爛。離婁行處浪滔天。這箇高處一著。直是離婁之目亦辨他正色不得。
師曠豈識玄絲。周時絳州晉景公之子。師曠字子野(一云。晉平公之樂太師也)
善別五音六律。隔山聞蟻鬥。時晉與楚爭霸。師曠唯鼓琴。撥動風絃。知戰楚必無功。
雖然如是。雪竇道。他尚未識玄絲在。不聾卻是聾底人。這箇高處玄音。直是師曠亦識不得。
雪竇道。我亦不作離婁。亦不作師曠。爭如獨坐虛窗下。葉落花開自有時。若到此境界。
雖然見似不見。聞似不聞。說似不說。飢即喫飯。困即打眠。任他葉落花開。葉落時是秋。
花開時是春。各各自有時節。雪竇與爾一時掃蕩了也。又放一線道云。
還會也無。雪竇力盡神疲。只道得箇無孔鐵鎚。這一句急著眼看方見。若擬議又蹉過。
師舉拂子云。還見麼。遂敲禪床一下云。還聞麼。下禪床云。還說得麼垂示云。
通身是眼見不到。通身是耳聞不及。通身是口說不著。通身是心鑒不出。通身即且止。
忽若無眼作麼生見。無耳作麼生聞。無口作麼生說。無心作麼生鑒。
若向箇裏撥轉得一線道。便與古佛同參。參則且止。且道參箇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