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家龜鑑(三)

於戲。佛子一衣一食。莫非農夫之血織女苦。

道眼未明。如何消得。

傳燈。一道人道眼未明故。身為木菌以還信施。

故曰要識披毛戴角底麼。即今虛受信施者是。

有人未飢而食未寒而衣。是誠何心哉。都不思目前之樂。

便是身後之苦也。

智論。一道人五粒粟受牛身。生償筋骨。死還皮肉。

虛受信施。報應如響。

故曰。寧以熱鐵纏身。不受信心人衣。寧以洋銅灌口。

不受信心人食。寧以鐵鑵投身。不受信心人房舍等。

梵網經云。

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人種種供養乃種種施物。菩薩若不發是願則得輕垢罪。

故曰。道人進食如進毒。受施如受箭。弊厚言甘。道人所畏。

進食如進毒者。畏喪其道眼也。受施如受箭者。

畏失其道果也。

故曰。修道之人如一塊磨刀之石。張三也來磨。

李四也來磨。磨來磨去。別人刀快而自家石漸消。

然有人更嫌佗人不來我石上磨。實為可惜。

如此道人。平生所向只在溫飽。

故古語亦有之曰。三途苦未是苦。

袈裟下失人身始是苦也。

古人云。今生未明心。滴水也難消。

此所以袈裟下失人身也。佛子佛子憤之激之。

此章始起於一於戲。終結於一古語。中間細繹許多。

故曰字亦一段文法也。

咄哉此身。九孔常流百千癰疽一片薄皮。

又云革囊盛糞膿血之聚。臭穢可鄙。無貪惜之。

何況百年將養一息背恩。

上來諸業皆由此身。發聲叱咄深有警也。

此身諸愛根本。了之虛妄則諸愛自除。

如其耽著則起無量過患。故於此特明之。以開修道之眼也。

有罪即懺悔。發業即慚愧有丈夫氣象。

又改過自新罪隨心滅。

懺悔者。懺其前愆。悔其後過。慚愧者。慚責於內。

愧發於外。然心本空寂罪業無寄。

道人宜應端心以質直為本。一瓢一衲旅泊無累。

佛云心如直絃。又云直心是道場。若不耽著此身。

則必旅泊無累。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兩忘乃是真法。

取境者如鹿之趁空花也。

取心者如猿之捉水月也。境心雖殊。取病則一也。此合論凡夫二乘。

天地尚空秦日月。山河不見漢君臣。

聲聞宴坐林中被魔王捉。菩薩遊戲世間外魔不見。

聲聞取靜為行故心動。心動則鬼見也。

菩薩性自空寂故無跡。無跡則外魔不見。此合論二乘菩薩。

三月懶遊花下路。一家愁閉雨中門。

凡人臨命終時。但觀五蘊皆空四大無我。

真心無相不去不來。生時性亦不生。死時性亦不去。

湛然圓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頓了。不為三世所拘繫。

便是出世自由人也。若見諸佛無心隨去。

若見地獄無心怖畏。但自無心同於法界。此即是要節也。

然則平常是因。臨終是果。道人須著眼看。

怕死老年親釋迦。

如向此時明自己。 百年光影轉頭非。

凡人臨命終時。若一毫毛凡聖情量不盡。思慮未忘。

向驢胎馬腹裏托質。泥犁鑊湯中煮煠。

乃至依前再為螻蟻蚊虻。

白雲云。設使一毫毛凡聖情念淨盡。

亦未免入驢胎馬腹中。二見星飛散入諸趣。

烈火茫茫寶劍當門。

評曰。此二節特開宗師無心合道門。

權遮教中念佛求生門。然根器不同。志願亦異。

各各如是兩不相妨。願諸道者平常隨分各自勞力。

最後剎那莫生疑悔。

禪學者本地風光若未發明。則孤峭玄關擬從何透。

往往斷滅空以為禪。無記空以為道。

一切俱無以為高見。此冥然頑空受病幽矣。

今天下之言禪者多坐在此病。

向上一關措足無門。雲門云。光不透脫有兩種病。

透過法身亦有兩種病。須一一透得始得。

不行芳草路。難至落花村。

宗師亦有多病。

病在耳目者以[目*當]眉努目側耳點頭為禪。病在口舌者以顛言倒語胡喝亂喝為禪。

病在手足者以進前退後指東畫西為禪。

病在心腹者以窮玄究玅超情離見為禪。據實而論。無非是病。

殺父母者佛前懺悔。謗般若者懺悔無路。

空中撮影非為玅。物外追蹤豈俊機。

禪學者 要須識句 始得. 此一句字通結一編大義.

若是良馬何待鞭影.

本分宗師全提此句。如木人唱拍紅爐點雪。

亦如石火電光。學者實不可擬議也。故古人知師恩曰。

不重先師道德。只重先師不為我說破。

不道不道。恐上紙墨。 箭穿江月影。須是射鵰人。

大抵學者先須詳辨宗途。

昔馬祖一喝也百丈耳聾黃檗吐舌。這一喝便是拈花消息。

亦是達磨初來底面目。吁此臨濟宗之淵源。

識法者懼。和聲便打。 杖子一枝無節目。

慇懃分付夜行人。

昔馬祖一喝也百丈得大機。黃檗得大用。

大機者圓應為義。大用者直截為義。事見傳燈錄。

大凡祖師宗途有五。曰臨濟宗。曰曹洞宗。

曰雲門宗。曰溈仰宗。曰法眼宗。

臨濟宗

本師釋迦佛至三十三世六祖慧能大師下直傳。曰南嶽懷讓。曰馬祖道一。曰百丈懷海。

曰黃檗希運。曰臨濟義玄。曰興化存獎。曰南院首顒。曰風穴延沼。曰首山省念。

曰汾陽善昭。曰慈明楚圓。曰楊岐方會。曰白雲守端。曰五祖法演。曰圓悟克勤。

曰徑山宗杲禪師等。

曹洞宗

六祖下傍傳。曰青原行思。曰石頭希遷。曰藥山惟儼。曰雲岩曇晟。曰洞山良价。

曰曹山耽章。曰雲居道膺禪師等。

雲門宗

馬祖傍傳。曰天王道悟。曰龍潭崇信。曰德山宣鑑。曰雪峰義存。曰雲門文偃。

曰雪竇重顯。曰天衣義懷禪師等

溈仰宗

百丈傍傳。曰溈山靈祐。曰仰山慧寂。曰香嚴智閑。曰南塔光漏。曰芭蕉慧清。

曰霍山景通。曰無著文喜禪師等。

法眼宗

雪峰傍傳。曰玄沙師備。曰地藏桂琛。曰法眼文益。曰天台德韶。曰永明延壽。

曰龍濟紹修。曰南臺守安禪師等。

臨濟家風

赤手單刀殺佛殺祖。辨古今於玄要。

驗龍蛇於主賓。操金剛寶劍。掃除竹木精靈。奪獅子全威。

震裂狐狸心膽。要識臨濟宗麼。青天轟霹靂。平地起波濤。

曹洞家風

權開五位善接三根。橫抽寶劍斬諸見稠林。

妙[怡-台+劦]弘通截萬機穿鑿。威音那畔滿目煙光。

空劫已前一壺風月。要識曹洞宗麼。

佛祖未生空劫外。正偏不落有無機。

雲門家風

劍鋒有路鐵壁無門。掀翻露布葛藤。

剪卻常情見解。迅電不及思量。裂焰寧容湊泊。

要識雲門宗麼。拄杖子[跳-兆+孛]跳上天。盞子裏諸佛說法。

溈仰家風

師資唱和父子一家。脅下書字頭角崢嶸。

室中驗人獅子腰折。離四句絕百非一槌粉碎。

有兩口無一舌九曲珠通。要識溈仰宗麼。

斷碑橫古路。鐵牛眠少室。

法眼家風

言中有響句裡藏鋒。髑髏常于世界。

鼻孔磨觸家風。風柯月渚顯露真心。翠竹黃花宣明妙法。

要識法眼宗麼。風送斷雲歸嶺去。

月和流水過橋來。

別明臨濟宗旨

大凡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

一句無文綵即三玄三要。有文綵即權實玄照用要。

三句

第一句喪身失命。第二句未開口錯。第三句糞箕掃帚。

三要

一要照即大機。二要照即大用。三要照用同時。

三玄

體中玄。三世一念等。句中玄。徑截言句等。

玄中玄。良久棒喝等

四料棟

奪人不奪境待下根。奪境不奪人待中根。

人境兩俱奪待上根。人境俱不奪待出格人。

四賓主

賓中賓。學人無鼻孔。有問有答。

賓中主。學人有鼻孔。有主有法。

主中賓。師家無鼻孔。有問在。

主中主。師家有鼻孔。不妨奇特。

四照用

先照後用有人在。先用後照有法在。

照用同時驅耕奪食。照用不同時有問有答。

四大式(正利平常本分貢假)

正利少林面壁類。平常禾山打鼓類。

本分山僧不會類。貢假達磨不識類。

四喝

金剛王寶劍。一刀揮斷一切情解。踞地獅子。

發言吐氣眾魔腦烈。探竿影草。

探其有無師承鼻孔。一喝不作一喝用。具上三玄四賓主等。

八棒

觸令返玄。接掃從正。靠玄復正。苦責罰棒。

順宗旨賞棒。有虛實辨棒。盲枷瞎棒。掃除凡聖正棒。

此等法非特臨濟宗風。

上自諸佛下至眾生皆分上事。若離此說法皆是妄語。

臨濟喝。德山棒。皆徹證無生。透頂透底大機大用。

自在無方。全身出沒全身擔荷。

退守文殊普賢大人境界。然據實而論。此二師亦不免偷心鬼子。

凜凜吹毛。不犯鋒鋩。 爍爍寒光珠媚水。

寥寥雲散月行天。

大丈夫見佛見祖如冤家。若著佛求被佛縛。

若著祖求被祖縛。有求皆苦。不如無事。

佛祖如冤者。結上無風起浪也。有求皆苦者。

結上當體便是也。不如無事者。結上動念即乖也。

到此坐斷天下人舌頭。生死迅輪庶幾停息也。

扶危定亂。如丹霞燒木佛。雲門喫狗子。老母不見佛。

皆是摧邪顯正底手段。然畢竟如何。

常憶江南三月裏。鷓鴣啼處百花香。

神光不昧萬古徽猷。入此門來莫存知解。

神光不昧者。結上昭昭靈靈也。萬古徽猷者。

結上本不生滅也。莫存知解者。結上不可守名生解也。

門者有凡聖出入義。如荷澤所謂。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也。吁起於名狀不得。結於莫存知解。

一篇葛藤。一句都破也。然始終一解。中舉萬行。

如世典之三義也。知解二字佛法之大害。故時舉而終之。

荷澤神會禪師不得為曹溪嫡子者以此也。

因而頌曰。如斯舉唱明宗旨。笑殺西來碧眼僧。

然畢竟如何。 孤輪獨照江山靜。自笑一聲天地驚。

禪家龜鑑(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