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美味風土的Free-run|海田有酒 陪你說事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初榨的,好喝。──By海田小編。
果汁如此,葡萄酒也是如此。經過釀造的葡萄酒原液在發酵槽內事實上是一團混沌,葡萄的皮、籽籽、葡萄梗、蒂頭等各種硬質部分通常難以分解,所以全部會沉澱在葡萄酒的原液當中。這時候葡萄酒終於可以收成了!於是酒莊為了將 #葡萄酒原液 能夠完整的分離出來,會先進行一次自然榨取的過程,打開制流閥門,以收集最初的葡萄酒原液,那麼此時的過程就叫做 #Free-run ,意指讓酒液自動淋落,形成較純粹的初榨的葡萄酒。
通常,經過初榨的葡萄酒可以稱為Free-run juice 或者Free-run wine,中文呢就叫做 #自流汁 或 #流淋酒,因為沒有壓榨,所以在酒液裏頭相對含有較少雜質。而經過Free-run的發酵槽則包含了大部分沉澱,更多的單寧,以及酚化物。接下來釀酒師就會開始進行壓榨,甚至高壓萃取,讓葡萄酒原液在沉澱中盡量釋放,直至綠色的酚類物質顯現為止,最終槽內剩餘部分則稱為 #Marc。
以CMV而言,酒莊每年都會依據風土情況調整釀造方式。通常,當酒槽內都是成串的葡萄果實,就會生產50%的Press wine;而如果酒槽內使用幾乎為零散的葡萄果實,則會生產90%的Free-run wine。值得注意的是,CMV在釀造過程中,僅會低溫提取部分的Free-run wine,且不會淋皮、壓帽。而當釀造結束時,每個酒槽則僅會壓榨一次,由釀酒師Brice & 莊主Edouard剃除質量不足者後,再將Press wine添加到Free-run wine中,形成最終產品。
當然,對某些酒莊來說將Press wine與Free-run wine分開銷售是一種簡單的作法。例如直接將Press wine批給中盤,而保留Free-run wine於自有品牌進行推廣。不過並非所有酒莊都會將葡萄酒原液分開販售。
事實上那些被稱作 #Press wine 的壓榨葡萄酒,口感偏生澀且顏色較深,雖然直接飲用可能會有過於強烈的味覺衝擊,但卻是很好的芶兌原材料。所以不論是在波爾多還是勃根地,為了呈現更多變複雜的風土特徵,都經常被用來與Free-run wine以新的比例混和販售。
一般而言,在波爾多Free-run wine更大程度決定了葡萄酒款的質量,但是在勃根地,以整串葡萄進行釀造幾乎是一項產地特色,所以Press wine最終有著更多表現。換句話說壓榨葡萄酒不是不好的酒喔~ 她因為含有更多的單寧與酚化物,對於一瓶葡萄酒的風味形成同樣具有正面意義。
現在海粉們認識Free-run wine了吧~ 小編提醒大家可別盲目追求喔,雖然她的存在可能會引起滿多人的新鮮感,但影響一款葡萄酒品質的主要還是產區氣候,以及釀造中的因應管理,並且由你的味蕾決定最終表現。你喝過Free-run wine嗎?還是你喜歡勾兌後更具有陳年潛力的葡萄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