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週休二日後,國定假日的紅字好像就只知道可以放假,但比較沒感受到節慶的氣氛了(還是只有小編這樣呢?),不過翻開日曆還是可以看見許多節日的痕跡,像是四月四日下就有標註著小小的兒童節、四月五日則是寫著民族掃墓節等。
其實以前的兒童節大人是沒有放假的,那為什麼現在也變成了國定假日,讓大人、小孩都放兒童節了呢? 而兒童節蘊含的意義,其實遠超過我們能想像的複雜與深刻喔~
「兒童節」可推溯至1925年8月世界上54個不同國家的愛護兒童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透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強調兒童精神上應有的享受,貧苦兒童的救濟、避免兒童做危險工作、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和教養兒童等問題等提出了具體的方針,並且受到各國的肯定與支持,後來各國先後都制定了兒童節,例如美國是5月1日、英國是7月17日、日本有3月3日的女兒節、5月5日的男兒節,聯合國訂在11月20日,而我們的兒童節則是在民國21年由政府明訂在每年的4月4日囉~
另外,在民國80年時,政府認為4月4號兒童節,小孩子放假會沒有大人可以照顧,所以就把原本的3月8號婦女節放假半天和4月4號的兒童節合併成婦幼節放假一天囉~
最後,祝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兒童節快樂,也祝主人翁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姑姑舅舅大家兒童節快樂呀~小編也放假去喝兩杯囉~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