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4月1日、4月17日、4月22日
地點: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est 105教室、109教室、101教室
Old Botany 101會議室
Hammond Building 206教室
人數:共計39人,一共4個班。
本次書法文化體驗活動,旨在帶領學生從歷史與實作雙重面向,認識漢字的發展脈絡與書寫藝術的魅力。課程首先介紹了漢字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書、隸書、楷書與行書的演變,並透過圖像與實例展示,使學生得以清楚觀察不同時期字體的造型特徵與風格轉變。隨後,教師示範基本的毛筆握筆方法與筆劃運用,學生則透過書寫練習紙,實際體驗以毛筆書寫中文的感受。
在練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筆法,更藉由挑選與分享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增進對文字美感的認識與表達力。透過理論與實作並行的課程設計,活動不僅拓展了學生對漢字藝術的視野,也激發他們對書法文化的興趣與敬意。
學生們透過漢字演變的介紹與實際書寫體驗,對中國書法與文字文化有了初步且具體的理解。課程內容從甲骨文到現代書體的演進,搭配生動的圖例與書法示範,不僅幫助學生掌握各種字體的基本樣貌,也成功激發他們對中華文化的好奇與正向印象。
透過文字歷史的鋪陳與書法實作的結合,學生逐漸建立起對漢字發展脈絡的認識,為文化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然而,由於課程時間有限,僅有一節課的安排,學生在書法技巧的掌握上仍顯不足。經授課老師建議,後續活動增設了「成語書寫講義」,讓學生在練習筆法的同時也能學習常見吉祥成語,進一步提升語文能力與書寫興趣。這項調整不僅增強了學習成效,也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成就感,為未來持續推動書法文化教育累積了寶貴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活動前
準備教材,還有書法課程的教具,包括簡報、書法範例、練習講義與毛筆、小碟子、墨汁、擦拭和吸水用的用餐巾紙。
(二)活動中
學生專注聆聽演變介紹,對古代文字造型產生興趣。
書法體驗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是初次接觸毛筆,也是第一次寫書法,表現投入。
學生能初步理解漢字的字體演變和書法在中華文化中的價值。
教師示範基本毛筆握筆方式與簡單筆劃。
學生能了解一些常見的中文吉祥如:「大吉大利」、「恭喜發財」、「天天開心」、「心想事成」⋯⋯等等。
教師提供書寫練習紙,讓學生用毛筆或毛筆筆模擬書寫中文學生選出最好的一張書法作品或練習紙。
(三)活動後
學生寫好書法練習字帖後,選出自己最好看的書法成品,並與同學分享,大家再一起拍成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