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 年2月24日、3月17日
地點:Greenbelt Middle School
人數:9人
活動目的:
透過彩繪燈籠與木扇,讓學生親身體驗中國傳統文化,了解元宵節與春季習俗,並培養藝術創作與手作能力。同時,活動促進文化交流與欣賞,提升學生對不同文化的尊重與理解。透過實作與分享,增強學生的參與感與文化認同,使學習過程既有趣又富有意義。
Greenbelt Middle School 於二月和三月舉辦兩場課後文化課程,分別以元宵節彩繪燈籠與春季彩繪木扇為主題,讓學生透過手作活動體驗中華文化,並提升華語學習動機。
活動過程:
一、彩繪燈籠:
(一)活動前的準備
每月課後中華文化班主題活動規劃及設定。
2月初開始報名。
張貼海報宣傳。
2月20日由陳亮光老師給學生做一場info session.
(二)活動中
陳亮光老師提前一個小時做場地布置和設備測試。
學生在課後陸續到場協助並再次練習活動流程。
活動流程
陳老師主持並開場。
播放元宵節的影片
主持人(陳老師)進行Q&A
播放文化相關影片
介紹燈籠組裝
開始裝飾或彩繪燈籠
大合照
(三)活動結束後場復
二、彩繪木扇:
(一)活動前的準備
每月課後中華文化班主題活動規劃及設定。
3月初開始報名。
張貼海報宣傳。
3月10日由陳亮光老師給學生做一場info session.
(二)活動中
陳亮光老師提前一個小時做場地布置和設備測試。
學生在課後陸續到場協助並再次練習活動流程。
活動流程
陳老師主持並開場。
播放傳統畫扇的影片。
主持人(陳老師)進行Q&A。
播放製扇和中西扇在生活中使用和應用的相關影片。
介紹木扇的畫法及技巧。
開始裝飾及彩繪木扇。
大合照
(三)活動結束後場復
活動過程中,學生學習到華語相關詞彙,並透過創作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然而,也遇到幾項挑戰,如學生華語表達較少、時間分配不均、部分學生對藝術創作感到困難,以及材料與場地限制等問題。這些困難的主要原因包括學生對華語學習的應用機會較少、創作經驗不足、課程結構需更彈性調整等。儘管如此,活動仍成功提升學生對華語的興趣,使他們更具文化自信,並透過手作體驗深化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理解,達成文化學習與藝術創作的雙重目標。
活動成果:
1. 提升學生華語文學習興趣與動機:透過動手實作與文化體驗,使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學習華語,增加對語言的興趣,並提升學習動機。
2. 增進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理解:透過元宵節燈籠與春季木扇的彩繪活動,學生深入了解中國節慶與習俗,學習相關文化背景與象徵意義。
3. 培養藝術創作與動手能力:學生運用創意設計燈籠與木扇,透過實作鍛鍊精細動作技巧,提升藝術表達與手工製作能力。
4. 促進文化交流與多元視野:學生透過與同儕分享作品與心得,增進對不同文化的尊重與理解,並提升國際視野與跨文化溝通能力。
5. 營造沉浸式語言與文化學習環境:在實作與討論過程中,學生接觸華語詞彙與表達方式,透過實際應用增強語言能力,並建立更自然的華語學習環境。
學生手繪燈籠
外派華師陳老師與學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