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 年 3 月 12 日
地點:St. Benedict's Episcopal School 2160 Cooper Lake Road SE Smyrna, GA 30080
人數:8人
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結合文化介紹與實作學習。首先,活動介紹台灣,並鼓勵小朋友於暑期前往台灣師範大學參加國語中心的課程,拓展國際視野與語言能力。學生亦在活動中學習基礎縫紉技巧,如穿針引線、平針縫法及收針打結,藉此培養手眼協調能力與專注力。課程同時結合節慶文化,讓學生了解 Saint Patrick's Day 的背景與象徵意義,特別是幸運三葉草的文化涵義。透過實際動手製作,學生不僅提升了技能,也在完成作品中建立自信心與成就感。
活動過程:
活動前:
為了參加 Mrs. Kleywegt 的課後裁縫課,我提前兩天拜訪她家。她詳細介紹如何申請開課、所教授的主題,並展示兩大箱教學作品。當天我們提早十分鐘到教室,她先介紹本次主題為慶祝聖派翠克節的三葉草,接著在白板上寫下我們兩位老師的名字與五項教室活動規則。
禁止拿著剪刀行走或奔跑。
針頭放在我們的工作保護包中。
坐下來縫紉。
玩得開心,互相友善。
注意針頭不要掉到地上或椅子上。
活動中:
引導介紹(約 5 分鐘)
Mrs. Kleywegt 老師向小朋友介紹我是今天的助理老師,我向小朋友們宣傳並邀請臺灣師範大學的國語中心暑期遊學團項目。
簡單介紹 Saint Patrick's Day 文化背景及幸運三葉草的由來與意義。
展示縫製完成的樣本,包含幸運三葉草、小熊及手做足球。
材料及工具介紹(約 5 分鐘)
認識並檢查縫紉工具,如縫紉針、棉線、布料、填充棉、剪刀等。
操作示範(約 10 分鐘)
示範穿針、平針縫法及打結收尾技巧。
示範如何將布料縫製成幸運三葉草。
學生動手實作(約 30 分鐘)
分發事先準備好的三葉草圖案布料,協助學生穿針、開始縫製。
老師巡視並提供協助,提醒安全及縫紉技巧。
作品展示與分享(約 10 分鐘)
學生依序展示自己完成的三葉草縫製作品。
特別請一位學生分享完成的小熊和足球縫製作品,說明製作過程及心得。
活動成果:
本次活動讓小朋友認識台灣,並了解可參加台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的暑期遊學團,進行短期華語學習與文化體驗。所有學生皆順利完成縫製幸運三葉草,學會基本縫紉技巧,並透過親手製作,加深對節日文化象徵的理解。部分學生更完成小熊與足球作品,能清楚說明製作過程,展現高度自信與成就感。教室內亦展示學生成品,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並強化了團隊的凝聚力與共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