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老師講解印章在華人文化中的重要性
日期:2025年4月11日、4月23日
地點:Old Botany 101會議室
人數:總數28人
2025年4月11日 Chinese table 活動3人,其中兩位是校內學生,一位是校外學生。
2025年4月23日入班活動,三個班共計24位校內學生。
活動目的:讓外國學生理解印章在中華文化中的象徵意義,透過親手創作雕刻印章,體驗中華工藝的樂趣,並對自己的中文名字產生更深刻的文,連結與認同感。
鄧老師巡視學生雕刻印章的過程
學生雕刻的印章成品
活動過程:
(一)活動前:
教師準備簡報內容、印章範例、與雕刻工具(分割好的橡皮磚、描圖紙、雕刻刀、鉛筆、印泥、切割墊......等)。
告知學生和教師來 Old Bontany 101 會議室上課。
(二)活動中:
教師介紹印章在中華文化中仍然很重要,有工作印章、公司行號印章和個人印章。只要是銀行開戶或是開立發票,都須使用印章,這點和美國文化差異極大,因為美國沒有製作印章的文化。
教師說明刀具使用技巧與安全須知,告誡學生們使用雕刻刀時務必小心謹慎使用,以免傷到自己或別人。
教師示範橡皮章轉印圖案與雕刻的方法。
學生依照教師介紹的網站上,製作出自己的印章,用描圖紙描繪字體和圖案,再將圖樣和字體轉印至橡皮上,進行雕刻並完成個人印章。
學生雕刻完成後,自行選擇印泥顏色來進行拓印,相互展示成果。
(三)活動後:
學生將完成的印章蓋印至紀念卡或作品單上,留下個人紀錄。
教師整理學習單成果與拓印照片,以用於未來課堂展示。
鄧老師個別指點學生雕刻印章的過程
師生合照
活動成果:
大多數學生首次接觸中文印章,反應熱烈且投入度高,都能完成印章成品。
成品完成後進行拓印與展示,學生展現高度成就感。不少學生完成作品後就拍照發到朋友圈的社群媒體上,引發話題和討論。
課程成功結合文字演變與書法、印章雕刻實作,幫助學生建立對漢字歷史的理解。
回饋與檢討:
學生普遍表示對「用自己的中文名字創作印章」非常有興趣。
雖然雕刻需要細緻度與耐心,但學生多能完成並享受過程。
有一位學生想嘗試雕刻花瓣和複雜圖案,但難度較高,最後僅完成字體部分,經教師解釋,了解失敗原因,但也是個很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