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 年 10 月 12 日
地點:Duluth High School, GA
人數:10人(校內學生:5 人、校內老師:3 人、校外老師:2 人)
活動目的:
使本校師生認識臺灣傳統民俗音樂的代表性樂器,包括古箏、二胡和笛子。
透過視覺和聽覺體驗,幫助學生了解這些樂器的基本特性和音色。
培養學生對臺灣音樂文化的興趣,促進跨文化理解。
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並鼓勵他們進一步學習臺灣傳統音樂。
透過本次活動,同時也對前來詢問民俗樂器的好奇者,介紹宣傳臺師大
的碩專班課程及宣傳台師大的國語中心的課程。
活動過程:
本次參加的對象為週末中文課程的學生及家長,包括有幼稚園至高中十二年級的學生。時間分二梯次學生在下課時間到大廳迴廊欣賞聆聽民俗樂器的演奏及介紹。
簡短講解臺灣民俗音樂的背景,提及其在臺灣文化中的重要性。
樂器介紹
(1)古箏:介紹古箏的歷史、構造及其在民俗音樂中的地位。
(2)二胡:介紹二胡的起源、演奏方式及其獨特的音色。
(3)笛子:介紹笛子的種類(竹笛)、音色與技巧。
音樂欣賞與體驗
(1)播放一首融合古箏、二胡和笛子的臺灣傳統樂曲,讓學生閉眼聆聽並體驗不同樂器的音色。
(2)問學生感覺到的情緒或畫面,讓他們用言語描述聽到的音樂帶來的感覺。
互動活動
樂器試奏體驗:如果有實際樂器,可讓學生輪流簡單試奏(如撥動古箏弦、拉二胡弓或吹笛子)。
活動成果:
學生們對於可以親臨體驗這三種民俗樂器如撥動古箏弦、拉二胡弓或吹笛子等,感到非常興奮高興。
學生能夠辨識出古箏、二胡和笛子等臺灣傳統樂器,並能描述它們的音色特點。
學生對臺灣傳統音樂產生初步興趣,並願意進一步探索臺灣音樂文化。
學生透過實際體驗,增進了對音樂和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