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 年 10 月 12 日
地點:Duluth High School, GA
人數:10人(校內學生:5 人、校內老師:3 人、校外老師:2 人)
活動旨在讓本校師生更深入地認識臺灣傳統民俗音樂文化,特別聚焦於三項極具代表性的樂器──古箏、二胡與笛子。
透過現場的視覺展示與聽覺體驗,參與者能直觀地了解這些樂器的基本構造、演奏方式與獨特音色,進而對臺灣傳統音樂有更具體且生動的認識。活動也期望藉此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鼓勵他們進一步探索並學習臺灣民俗樂器,從中培養對在地音樂文化的欣賞與認同。同時,活動亦肩負推廣任務,針對現場對民俗樂器產生興趣的觀眾,進一步介紹臺灣師範大學碩專班與國語中心的相關課程,促進文化交流之餘,也提升國際學術資源的能見度與參與度。
本次參加的對象為週末中文課程的學生及家長,包括有幼稚園至高中十二年級的學生。時間分二梯次學生在下課時間到大廳迴廊欣賞聆聽民俗樂器的演奏及介紹。
當天活動流程:
簡短講解臺灣民俗音樂的背景,提及其在臺灣文化中的重要性。
樂器介紹
(1)古箏:介紹古箏的歷史、構造及其在民俗音樂中的地位。
(2)二胡:介紹二胡的起源、演奏方式及其獨特的音色。
(3)笛子:介紹笛子的種類(竹笛)、音色與技巧。
音樂欣賞與體驗
(1)播放一首融合古箏、二胡和笛子的臺灣傳統樂曲,讓學生閉眼聆聽並體驗不同樂器的音色。
(2)問學生感覺到的情緒或畫面,讓他們用言語描述聽到的音樂帶來的感覺。
互動活動
樂器試奏體驗:如果有實際樂器,可讓學生輪流簡單試奏(如撥動古箏弦、拉二胡弓或吹笛子)。
活動獲得學生熱烈迴響,現場氣氛熱情洋溢。學生們對於能夠親自接觸並體驗臺灣傳統民俗樂器感到非常興奮與開心,無論是撥動古箏的琴弦、拉動二胡的琴弓,或是親自嘗試吹奏笛子,都帶來嶄新的學習體驗。
在實際操作與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能正確辨識古箏、二胡與笛子等樂器,亦能清楚描述其音色特徵與演奏方式。更可貴的是,許多學生對臺灣傳統音樂產生了初步的興趣,並表達出願意進一步了解與探索的意願。此次活動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對音樂與文化的感知與理解,亦為推廣臺灣音樂文化播下了重要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