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3月5、12、19、26日
地點:Sackett Bldg. 109, PSU
人數:15人
一、目的
學生在Lesson 10「交通」和 Lesson 11「天氣」相關的情境中,學習如何應用相關的詞彙、語法和會話於日常生活中。
授課教材及內容:CHNS2 Integrated Chinese Level 1 Part 2 Lesson 10 & 11
二、具體目標
語言能力提升: 強化學生在中文聽、說、讀、寫方面的基本語言能力,特別是在與課程相關的日常對話和文章閱讀中,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
文化理解深化: 加深學生對中文系統性結構和語法的理解,同時介紹有關中華文化、學習習慣和校園生活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更深入理解華人社會。
主題相關詞彙擴充: 增加學生有關「交通」和「天氣」相關的詞彙量,確保他們能夠更自信地應對相應的語境,並擴大他們的語言應用範圍。
實際應用場景培養: 提供學生實際應用中文的場景,如模擬日常對話、校園場景等,讓他們在真實情境中能夠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知識。
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他們透過閱讀、聽力練習、寫作等方式主動拓展學習,培養他們持久的中文學習興趣。
跨文化交流意識培養: 藉由課程內容引導學生對中文和華人文化進行比較和對話,培養他們的跨文化交流意識,促使他們更開放、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以上目標旨在使學生在中文學習中取得全方位的進步,不僅在語言技能上有所提升,同時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和融入華人的文化背景。
三、過程
由陳亮光老師每次授課75分鐘。
學生藉由課前暖身、課文引導、生字詞彙理解與應用、語法解析與應用,以及個人及小組會話演練,最後評量回饋。
下課前佈置課後作業,讓學生充分習得學習內容,以達學習成效。
四、成果
對話模擬活動: 進行與課程主題相關的對話模擬活動,讓學生能在實際情境中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有助於學生更自信地應對日常對話,提升實際應用能力。
閱讀理解練習: 提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文章或閱讀材料,透過閱讀理解練習,加深學生對中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時擴充他們的詞彙量。
角色扮演活動: 進行與「交通」和「天氣」相關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模擬的校園情境中演練實際應用中文的情景,培養他們在校園生活中的語言應用技能。
詞彙記憶遊戲: 進行有趣的詞彙記憶遊戲,使學生能夠輕鬆而有效地記憶新學到的詞彙,同時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討論與分享: 安排討論與分享環節,鼓勵學生就課程內容提出問題、表達意見,促進語言能力的互動和交流,同時拓展他們的思維深度。
書寫練習: 提供與課程相關的寫作題目,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強化他們的書寫能力,並培養正確的語法和表達方式。
文化活動體驗: 安排文化活動體驗,如觀看中文電影、參與傳統文化體驗等,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華人文化,同時擴大他們的文化視野。
這些教學與學習活動確保了學生在「Integrated Chinese Level 1 Part 2 Lesson 10 & 11中獲得了豐富的語言和文化體驗,同時提高了他們的語言技能和文化理解水平。
五、結論
「Integrated Chinese Level 1 Part 2 Lesson 10(交通) & 11(天氣)」的具體活動結論如下:
學生語言能力:透過對話模擬、閱讀理解練習、角色扮演等活動,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他們更流利地進行對話,理解和運用新詞彙,以及在不同情境中更自如地表達自己。
實際應用能力:透過模擬校園生活、角色扮演等實際應用場景的活動,學生能夠更好地將所學的語言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中,提高了他們的語言實用能力。
文化理解:透過文化活動體驗,學生對華人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們在觀看電影、參與文化體驗中,接觸到了華人社會的傳統和現代文化元素,拓寬了他們的文化視野。
學習興趣:以詞彙記憶遊戲等有趣的方式進行教學,提高了學生對中文學習的興趣。透過多元的教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更積極參與課程。
學生互動: 設計討論與分享環節,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同時,學生間的合作也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
自主學習意識培 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透過提供寫作練習等活動,鼓勵他們在課程之外進行更多的自主學習,培養了他們的學術獨立性。
總體而言,「Integrated Chinese Level 1 Part 2 Lesson 10 & 11」的教學活動設計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理解和學習動機的全面發展。這些活動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學術需求,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對中文學習的積極性。
六、回饋與檢討
活動回饋:
a. 對話模擬活動: 學生對這一活動的回饋普遍積極,表示透過實際模擬情境對話,更容易理解和運用所學的中文表達方式。建議增加更多真實生活情境的對話模擬,以應對實際交流需要。
b. 閱讀理解練習: 部分學生反映閱讀理解練習難度較高,建議在練習前進行更充分的詞彙和語法複習。同時,增加討論時間,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c. 角色扮演活動: 學生對這一活動的喜愛程度較高,表示透過角色扮演更容易融入情境,提高了他們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建議增加不同場景和角色的設定,以擴大應用範疇。
檢討和調整:
a. 詞彙記憶遊戲: 部分學生提出希望詞彙記憶遊戲的難易度能夠更有層次感,以適應不同學習進度的學生。在設計遊戲時,應更充分考慮學生的程度差異。
b. 討論與分享: 部分學生提到希望討論環節時間能夠更長,以便更深入地探討課程內容。在未來的課堂中,可以更靈活地安排討論時間,以滿足學生深度思考的需求。
c. 文化活動體驗: 學生對文化活動體驗的回饋較好,但也有部分學生提到想要更多互動性和實踐性的文化活動,以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活動成效:
a. 學生口語流利度提高: 透過對話模擬和角色扮演,學生的口語流利度明顯提高,語言表達更自如。
b. 學生實際應用能力提升: 透過模擬校園生活的活動,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提升,他們能夠更自信地應對實際情境中的語言使用。
總體而言,學生對大部分活動的積極回饋顯示課程活動在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和應用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檢討和調整的建議將有助於進一步優化課程設計,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