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 年2月23 日
地點:一凡餐廳 GA
6000 Medlock Bridge Pkwy Ste F100, Johns Creek, GA 30022
人數:50人
活動目的:
更新教師協會名冊並收取年會。
頒發詩歌朗誦得主、表揚資深老師及明星学生。
讓學生了解水餃在華人春節中的文化意義。
透過實作體驗,提升學生對中華料理的興趣與動手能力。
促進親子互動與文化交流。
教學準備:
教學材料:
事先印好的20份英文版「水餃製作步驟與準備材料」。
20張A4 尺寸透明塑膠版,作為擀麵皮的工作墊。
20把擀麵棍,供學生使用。
真材實料的豬肉餡。
設備與場地準備:
確保圖書館場地乾淨且適合手工操作。
安排座位與桌面空間,確保每位學生有足夠的操作範圍。
微波爐(加熱冷凍水餃)。
教學流程:
文化導入:
介紹春節習俗,特別是吃水餃的文化背景。
讓學生分享自己過春節或其他節日的飲食習慣。
提出問題引導討論,如「為什麼春節要吃水餃?」
水餃製作教學:
示範如何擀麵皮(從中心向外擀 vs. 從外向內擀)。
示範如何包餃子:
取適量「內餡」(彩色麥片)。
如何對折捏合餃子皮,使餡料不外漏。
學生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指導並提供建議。
水餃品嘗與討論:
專員開始現場煮現場包好的水餃。
學生與家長一起品嘗水餃,並分享味道與體驗。
讓學生用中文描述水餃的味道,如「很好吃」、「味道不錯」等。
頒發詩歌朗誦得主、表揚資深老師及明星學生。
活動回顧與結束:
問答討論,複習相關詞彙,如「水餃」、「內餡」、「擀麵棍」等。
學生分享學習心得,老師給予鼓勵與反饋。
介紹如何在家製作水餃,鼓勵學生與家人一起嘗試。
活動成果:
學生能夠理解水餃的文化意涵,並能用中文簡單描述製作過程。
學生透過實作,學會擀皮、包餡的基本技巧。
學生能夠使用基本的中文詞彙來表達對水餃的感受與觀察。
家長與學生共同參與,促進文化交流與親子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