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9月9日~10月4日
地點:833 Fair St SW, Atlanta, GA 30314 United States (Morehouse College)
人數:總人數55人
活動目的:
認識華人飲食和茶文化:了解華人飲食中的五種基本口味(酸、甜、苦、辣、鹹)及其代表性食物。並了解各種茶飲。
培養描述能力:學習用中文形容食物的味道。
動手操作:通過角色扮演或分組活動,加深對華人飲食習慣和用餐禮儀的理解。
增進文化理解:了解華人用餐文化,如使用筷子、醬油、烏醋等調味品的特色。
活動過程:
引導與熱身活動(10分鐘):
首先宣傳台師大的課程,鼓勵學生到台灣師範大學繼續研究華語課程,並介紹台灣的文化讓學生知道台灣寶島是個學習華語的首選地方。
問學生:「大家知道中國食物有哪些特別的味道嗎?」並引出酸、甜、苦、辣、鹹的話題。
向學生展示食物圖片,並請學生用簡單的形容詞來描述這些食物的味道,例如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和鹹的。
介紹華人飲食文化和茶文化(15分鐘):
講解並展示不同口味的代表食物:
酸味:酸辣湯、檸檬、酸梅
甜味:珍珠奶茶、芒果冰、杏仁豆腐
苦味:苦瓜炒鹹蛋、咖啡、中藥
辣味:酸菜魚、麻辣燙、宮保雞丁
鹹味:火鍋、便當、烤鴨
介紹華人用餐習慣(如使用筷子)、常用調味品(如醬油、烏醋等)以及諺語「良藥苦口」的意義。
小組活動:飲食文化角色扮演(15分鐘):
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分配一個飲食情境(如吃火鍋、喝酸辣湯等)。
每組分配角色卡,讓學生扮演「主廚」或「品嚐者」,每位學生用中文表達自己對食物的味道喜好或不喜歡。
主廚介紹食物並說明其口味,品嚐者描述食物的味道並做出評價。
總結與回饋(10分鐘):
問學生:今天你們喜歡哪種口味?是否有新的發現?
請學生分享對華人飲食文化的感想,並回答學生的提問。
結尾時再極力鼓勵學生到台灣師範大學繼續研究華語課程,並介紹台灣的文化讓學生知道台灣寶島是個學習華語的首選地方。
活動成果:
通過活動,學生們對華人飲食的五種主要口味和文化背景有了初步認識,並能使用中文描述食物味道和表達喜好。學生展現出積極參與的態度,對華人飲食文化的興趣顯著提升。建議未來活動中加入品嚐環節,讓學生親身體驗各種口味,從而更深刻理解華人飲食文化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