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5月9日
地點:Bishop Guilfoyle Academy 的中文教室
人數:46人,一共兩個班。
活動目的:
透過製作原住民風格書籤活動,讓學生體驗基礎的編織技法,並初步接觸台灣原住民族的手作工藝。活動宗旨在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對本土文化的基本認識。
活動過程:
(一)活動前
準備教材:參考「心象工作室」提供的簡報、影片與教學手冊,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流程。
材料準備與確認活動用品的數量,並備妥編織材料包與剪刀。
教師事前練習如何製作原住民編織書籤。
(二)活動中
簡介原住民文化背景與編織傳統,強調台灣屬於南島語族,遍布範圍分布東南亞,強調台灣多元族群與文化。
播放「原住民老師教學剪輯」及「心象老師教學影片」,讓學生了解製作流程與技法。
學生依序完成書籤挑選線材與配色,進行底層顏色設計,教師播放影片示範分解步驟,並指導學生進行基礎穿線與打結練習,協助學生完成個人作品。
(三)活動後
查看學生的進度,告知未完成的學生如何在家來完成作品。
活動成果:
學生在活動中融入個人創意,運用所學的原住民編織技巧,親手完成具有特色的編織書籤,展現出文化學習與藝術實作的結合。透過這段手作歷程,不僅增進了對台灣原住民文化的理解與尊重,也讓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更深入體會傳統工藝的價值。同時,活動也引發學生對美國本土原住民文化的關注與思考,例如夏威夷島民、印地安人等,進一步拓展了他們的文化視野與全球觀。
回饋:
多數學生是第一次進行這種活動,連如何穿針引線都是一個問題,再加上實作過程具挑戰性,學生參與度雖高,但對能完成作品人數有限。時間稍嫌不夠,可能得將活動延長至兩節課,才會比較容易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