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 年2月21 日
地點:833 Fair St SW, Atlanta, GA 30314 United States (Morehouse College)
人數:6人
活動目的:
文化學習:透過手作活動認識台灣原住民文化,提升學生對台灣多元文化的理解與興趣。
語言應用:鼓勵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使用中文,提升聽、說、讀、寫的能力。
動手實作:讓學生在創作中增進專注力,並以實際體驗深化對台灣原住民藝術特色的認識。
提升課堂參與度:透過有趣的手作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加課堂互動。
教學準備:
教材準備:
簡介台灣原住民族群的 PPT(介紹文化、傳統圖騰、藝術特色等)
教學講義(包含關鍵詞彙、製作步驟、相關文化背景資訊)
原住民風格圖樣範例
材料準備:
彩色紙卡
原住民圖騰印刷紙或手繪範例
剪刀、膠水、雙面膠、彩色筆
緞帶、羽毛、小珠子等裝飾材料
教學活動規劃:
文化導入(5分鐘):介紹台灣原住民族的藝術與圖騰象徵意義。
詞彙學習(10分鐘):學習與書籤製作相關的中文詞彙,如「圖騰」、「剪貼」、「裝飾」、「傳統」等。
示範與指導(5分鐘):老師示範製作步驟,並解釋使用不同元素的文化涵義。
學生實作(20分鐘):學生動手製作原住民風格書籤,並用中文與同學交流過程。
分享與回饋(10分鐘):學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並用中文描述設計理念。
活動成果:
學生能夠以中文描述自己的書籤設計與創作過程。
學生透過製作書籤,加深對台灣原住民文化與藝術特色的理解。
課堂參與度提高,學生更積極地使用中文進行交流與討論。
透過創意活動,學生增強對華語學習的興趣與投入度。
回饋:
學生反應:大多數學生對於動手製作書籤的活動感到有趣,並積極與。
時間安排:部分學生在裝飾書籤時花費較多時間,導致最後的分享環節略顯倉促,未來可適當縮短講解時間,留更多時間給學生創作與分享。
語言使用:部分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仍傾向使用英語,可鼓勵學生以小組活動方式互相提醒,儘量使用中文交流。
改進建議:未來可加入更多與原住民文化相關的語言活動,例如讓學生用中文寫一段書籤祝福語,或設計一個小小的故事來搭配自己的書籤作品,增加語言學習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