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4月8日至10日
地點:Thomas Building 219 Computer Lab
人數:26人
陳亮光老師介紹臺灣知名企業,涵蓋半導體產業、資訊科技、運輸物流、文創品牌以及醫療產業等不同領域,包括台積電、宏碁、陽明和長榮海運、捷安特和美利達自行車品牌、統一企業(7-11)、春水堂等,使學生對臺灣知名企業和產業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這些企業代表了臺灣在全球商業舞台上的多元面貌,同時也反映了臺灣企業在不同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活動目的:
探索臺灣知名企業及其在國際商業舞台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提升學生對於臺灣商業發展的認識和理解。
分析臺灣知名企業的經營模式、市場策略和品牌形象,幫助學生掌握商業分析和評估的能力。
研究臺灣不同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引導學生對於產業發展方向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洞察。
建立學術交流平台,促進學生與商業界的互動與合作,培養學生國際商業溝通和合作的能力。
培育學生對於商業中文的寫作和表達能力,提升其在跨文化商業溝通中的競爭力和自信心。
活動過程:
首先由陳亮光老師介紹臺灣知名企業和產業,並實際說明及內容解說。
4/8 日由陳亮光老師介紹臺灣知名企業和產業,包括台積電、宏碁、陽明和長榮海運、捷安特和美利達自行車品牌、統一企業(7-11)、春水堂等。陳老師實際說明每家企業的發展歷程、市場地位和商業模式,以及產業特色和趨勢。
4/10 日由陳亮光老師繼續介紹臺灣知名企業和產業,包括華碩、鴻海、鼎泰豐、法藍瓷和琉璃工房文創品牌、臺灣醫療產業等。陳老師深入解說每家企業的產品與服務特色、市場競爭優勢,以及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學生在陳老師介紹後進行反思和討論,提出對上課內容的回饋,包括對企業和產業的觀點、對商業模式和市場策略的理解,以及對未來產業發展的見解和建議。
活動成果:
學生對臺灣知名企業和產業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提升商業專業知識和素養。
學生能夠透過實際案例分析,掌握商業分析和評估的能力,並對產業趨勢有更深入的洞察。
建立了學術交流平台,促進了師生間的互動和合作,培養了學生的國際商業溝通和合作能力。
提升了學生的商業中文寫作和表達能力,增強其跨文化商業溝通的競爭力和自信心。
透過學生的反思和回饋,產生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觀點。例如,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及如何更好地提升品牌價值和市場地位,同時也分享了對於不同產業未來發展的看法,並探討了跨文化溝通和合作的重要性。
整體而言,此活動不僅擴展了學習者對臺灣企業和產業的認識,還提升了商業分析和評估能力,培養了跨文化溝通和合作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