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 年 6 月 6 日
地點:1280 Peachtree St NE, Atlanta, GA 30309 亞特蘭大交響音樂廳(Atlanta Symphony Hall)
人數:5人
本次活動旨在推廣古典音樂文化教育,透過參與世界級的交響樂演出,讓學生親身感受音樂現場的震撼與魅力,進一步提升對交響樂,特別是馬勒作品的欣賞能力與理解深度。同時,活動也致力於促進中美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由中文教師帶領來自不同背景的美國聽眾共同參與,透過音樂作為溝通的橋樑,體現藝術在跨文化互動中的重要價值。
此外,藉由結合音樂與語言教學的實踐,活動也為學生打造了一個語言與文化交會的學習場域,使他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增進對中英文音樂術語的理解,探索語言學習與藝術教育之間的深層連結。
參與人員介紹:
兩位中美混血青年,具中英文雙語能力,對華人文化有親身體驗。
一位在美國國中任教的台灣出生音樂老師,熟悉華人與西方音樂文化。
兩位美國本地成人,皆曾參加華人社區舉辦的音樂活動,對東方音樂感興趣。
現場活動:
全體於亞特蘭大交響音樂廳集合後,由中文老師引導進場,並於演出前簡單分享「復活」的主題意象與音樂構造。
演出過程中,參與者安靜聆聽,全神貫注於現場音樂氛圍。
演出結束後,於音樂廳中庭簡單討論,分享彼此對中美交響樂的感受比較及感動時刻。
本次活動在音樂理解與跨文化交流方面皆取得顯著成效。所有參與者皆表示,透過事前預習與現場的沉浸式體驗,他們對馬勒音樂的結構、情感鋪陳及音色安排有了更深層的體悟。
中美混血學生及美國參與者特別指出,這場活動讓他們更深入理解西方古典音樂的精神內涵,並與自身對華人音樂會的記憶產生對照,激發了有趣的文化思考。基於此次經驗,中文老師亦考慮未來設計「中文+音樂」的主題課程,將音樂詞彙與欣賞活動融入中文學習之中,推動跨學科融合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