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 年2月7日
地點:833 Fair St SW, Atlanta, GA 30314 United States (Morehouse College)
人數:7人
本次活動以「中國農曆新年」為主題,旨在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春節的起源故事與傳統習俗,進而增進對華人文化的認識與尊重。透過觀賞影片,學生得以學習春節與春聯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涵,提升其文化理解力與跨文化素養。此外,課程安排了剪紙活動,讓學生親手體驗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從中培養動手能力與創意表達。同時,學生也有機會品嚐傳統春節食品,如春捲、椰烤蝦子和水餃,透過味覺體驗認識華人節慶中的飲食文化。最後,透過模擬壓歲錢活動,教師藉此機會向學生介紹華人社會中「儲蓄」與「理財」的觀念,鼓勵建立良好的金錢管理習慣。整體活動以多感官參與方式,讓學生在歡樂且充實的學習氛圍中,全面認識華人傳統節慶文化。
本次以農曆新年為主題的文化體驗活動,讓學生在多元的學習情境中獲得豐碩成果。透過故事導讀與影片觀賞,學生能夠清楚說出農曆新年的由來與相關習俗,對春節文化有了更完整的認識。而在春聯、壓歲錢及剪紙藝術的介紹中,學生展現高度興趣,不僅深入理解其文化意涵,也能將所學轉化為實際行動,親手完成具有創意的剪紙作品。
活動期間亦安排學生品嚐傳統春節食品,如春捲、水餃及椰烤蝦子,藉由味覺體驗,進一步感受華人過年的飲食文化。此外,透過壓歲錢的互動活動,學生不僅理解其象徵祝福與吉祥的意義,更初步建立起「積少成多」的理財觀念。整體而言,此次活動有效結合文化學習與實作體驗,提升了學生對華人傳統節慶的理解與參與感。
為進一步提升課程的教學成效與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未來在設計相關文化主題活動時,可從以下幾個面向進行優化與延伸:
建議增加學生間的互動討論機會,透過分組活動的方式,鼓勵學生就「新年習俗」進行交流與比較,分享來自不同家鄉或文化背景的節慶經驗。此舉不僅有助於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能促進跨文化理解與多元觀點的交流,豐富課堂內涵。
為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興趣,課程內容可納入更多延伸學習元素,例如介紹「生肖故事」、「春節祝福語」等相關文化資源,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能進一步掌握節慶背後的文化意涵與歷史背景,達到語言與文化並重的教學目標。
動手活動方面,建議優化剪紙設計,提供多樣化且難度分級的樣式,讓學生能依照自身的興趣與能力選擇適合的挑戰。這樣的安排不僅能提升學習動機,也有助於照顧到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營造更具包容性的學習環境。
針對與春節紅包相關的內容,課程亦可適度融入基礎理財教育元素。透過設計簡單有趣的理財遊戲或案例教學,引導學生理解「積少成多」與金錢管理的基本概念,將文化教育與生活技能結合,提升課程的實用性與深度。
綜合而言,透過上述建議之實施,將有助於課程內容的多元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文化理解力與整體學習成效
教學準備:
教材與影片準備:
年的故事與習俗講解資料
台師大獅文化影片(曹靜儀老師主講春節與春聯)
剪紙材料:
紅色紙張印有吉祥對稱蛇形圖案
剪刀與其他剪紙工具
春節食品準備:烤好的春捲、椰烤蝦子和水餃
紅包與壓歲錢:每位學生一個紅包,內含一元紙鈔
教學場地與設備:播放影片的電腦、投影設備或大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