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觀看電影預告片情節
日期:2025年2月24日
地點:PSU Thomas Building 217教室
人數:總數8人
活動目的:
讓學生了解台灣近年得獎與有主題、探討性質的國片,從講座中了解台灣和中華的文化特色,形成跨文化的認識與交流。
本次以「家庭」為主題,討論〈不能沒有你〉、〈父後七日〉、〈血觀音〉、〈孤味〉這四部國片,每個人對於家人的意義與生命故事體悟。
老師授課模樣
師生討論與提問環節
活動過程:
原授課寇教授邀約至電影課程進行講座。
討論現有上課過程,通常課程進行的方式。
討論講座主題,課程要求希望以台灣國片內容為主。避免已經討論過的主題。
查看近年得獎國片,還有主題發想,比較適合融入校園議題中的國片。
課程講義製作與課程學習單討論。因為台灣很多國片內容都包含台語,所以講義都有英文,以幫助學生理解內容。
課程講座進行,與課後主題問卷調查。
查看問卷內容,得到全班學生的有效回饋。
原授課寇教授給予教學上的建議。
活動成果:
與會者表示透過此一活動,更深入了解台灣電影,還有增加對於家人與自己之間的感受。部分學生表示聽完講座之後,會對家人有更好的舉動或是做一些特別的事情。學生對於此次講座的評價也很高。
回饋與檢討:
原本授課教師看了我的講義和主題,覺得「視角非常獨特,而且基本都涉及家庭倫理觀念,這個主題可以說是中、高年級「百講不厭」的一個主題,可討論性極強! 內容不必加拼音,這門課本身不是常規語言課,語言教學不是主幹,而是讓學生在討論電影內容、主題、文化當中習得語言。」課後他說:「因為探討了很多台灣和中華文化的內容,對於國外的同學會有很多的文化差異。建議以後若有類似的主題,可以聚焦一部片,然後深入探討會比較好。」
若有以後有類似的主題,我應該會在濃縮主題,聚焦一點,會讓人有更多體悟。
學生問卷回饋
Q:聽完講座後,你覺得怎樣才算是「家人」?
學生問卷回饋
Q:你覺得這次講座聽起來怎麼樣?(1分最低,5分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