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荀子》為荀況的作品。荀況活躍於戰國晚期,為當時著名的思想家,他對後世的影響,更可從其兩位弟子韓非、李斯身上看出。而且就《史記.儒林傳》的 記載,秦漢時期的儒學經典傳授,多與荀況有關,更可見出其重要性。而學者常認為荀子思想受到其前思想家的影響,而有兼綜的傾向,這種傾向也符合荀子本人的 思想主張。本課程的目的,希望修課同學能以關切的態度來思考荀子所提出來的問題,另外也以人文學的態度把《荀子》做為一歷史文本加以研究;而課程進行的方 式,一方面著重在原典的閱讀與理解,一方面著重在《荀子》思想系統的整體掌握。
指定用書(Text Books)
荀況,《荀子集釋》,李滌生注。台北,學生書局。
參考書籍(References)
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本課程每週排三個小時的課程。第一個小時為討論課,由授課教師帶領同學討論閱讀作業的問題。後面兩個小時,則為共同閱讀該週指定的文本,將由學生輪流帶讀。
教學進度(Syllabus)
以下進度,以週次為原則:
成績考核(Evaluation)
本課程需依進度繳交兩篇心得報告,每一報告各佔20%;期末報告一篇,佔40%;上課參與佔20%。學生作業不得抄襲,凡抄襲經證實者,學期成績一律以零分計;抄襲經證實後,不得與授課教師聯絡,否則呈報校方處理。報告也不可以一稿兩用(例如拿舊報告充當本學期的報告,或是一分報告同時於兩個課程繳交)。
可連結之網頁位址:
http://lms.nthu.edu.tw/course/18946
http://tinyurl.com/pingtzu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