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顥

程顥(1032-1085)

I. 生平

A. 字伯淳,號明道先生

B. 著作:〈識仁篇〉、〈定性書〉、語錄

C. 仕宦:能吏

II. 天理

A. 善惡皆天理

1. 天下善惡皆天理,謂之惡者非本惡,但或過或不及便如此,如楊、墨之類。

2. 事有善有惡,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須有美惡,蓋「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但當察之,不可自入於惡,流於一物。

B. 無獨必有對

1. 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 萬物莫不有對,一陰一陽,一善一惡,陽長則陰消,善增則惡減。斯理也,推之其遠乎?人只要知此耳。

III. 〈識仁篇〉與仁

A. 生意

1. 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

2. 可觀莫如萬物之生意

3. 學者必識聖賢之體,聖人猶化工也,賢人猶巧工也,剪綵以爲花、設色以畫之,非不宛然肖之而欲觀生意之自然則無之也。

B. 仁

1. 醫書言手足痿痹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已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諸已,自不與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故「博施濟眾」,乃聖之功用。仁至難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觀仁,可以得仁之體。

2. 學者識得仁體,實有諸已,只要義理栽培。如求經義,皆栽培之意。

3. 切脈最可體仁。

4. 觀雞雛。

5. 滿腔子是惻隱之心。

6. 觀天地生物氣象。

7. 靜後,見萬物自然皆有春意。

C. 〈識仁篇〉

1. 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不須防檢,不須窮索。若心懈則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理有未得,故須窮索;存久自明,安待窮索?此道與物無對,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萬物皆備於我」,須反身而誠,乃為大樂。若反身未誠,則猶是二物有對,以己合彼,終未有之,又安得樂?《訂頑》意思,乃備言此體。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未嘗致纖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若存得,便合有得。蓋良知良能元不喪失,以昔日習心未除,卻須存習此心,久則可奪舊習。此理至約,惟患不能守。既能體之而樂,亦不患不能守也。

IV. 〈定性書〉與工夫論

A. 心

1. 理與心一,而人不能會之為一。

2. 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

B. 敬

C. 〈定性書〉

1. 承教,諭以定性未能不動,猶累於外物,此賢者慮之熟矣,尚何俟小子之言重然嘗思之矣,敢貢其說於左右。

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苟以外物為外,牽己而從之,是以己性為有內外也。且以性為隨物於外,則當其在外時,何者為在內?是有意於絕外誘,而不知性之無內外也。既以內外為二本,則又烏可遽語定哉?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易》曰:「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苟規規於外誘之除,將見滅於東而生於西也。.非惟曰之不足,顧其端無窮,不可得而除也。

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適道,大率患在於自私而用智。自私則不能以有為為應跡,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自然。今以惡外物之心,而求照無物之地,是反鑒而索照也。《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孟氏亦曰:「所惡于智者,為其鑿也。」與其非外而是內,不若內外之兩忘也。兩忘則澄然無事矣。無事則定,定則明,明則尚何應物之為累哉?

聖人之喜,以物之當喜;聖人之怒,以物之當怒。是聖人之喜怒,不繫於心而繫於物也。是則聖人豈不應於物哉?烏得以從外者為非,而更求在內者為是也?今以自私用智之喜怒,而視聖人喜怒之正為如何哉?夫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惟怒為甚。第能於怒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而於道亦思過半矣。

心之精微,口不能宣;加之素拙于文辭,又吏事匆匆,未能精慮,當否佇報,然舉大要,亦當近之矣。道近求遠,古人所非,惟聰明裁之!

V. 生之謂性

A. 性與氣

1. 「生之謂性」,性即氣,氣即性,生之謂也。人生氣稟,理有善惡,然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相對而生也。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惡,是氣稟有然也。善固性也,然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也。蓋「生之謂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便巳不是性也。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孟子言人性善是也。夫所謂「繼之者善也」者,猶水流而就下也。皆水也,有流而至海,終無所汙,此何煩人力之為也?有流而未遠,固已漸濁;有出而甚遠,方有所濁。有濁之多者,有濁之少者,清濁雖不同,然不可以濁者不為水也。如此,則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故用力敏勇則疾清,用力緩怠則遲清,及其清也,則卻只是元初水也。亦不是將清來換卻濁,亦不是取出濁來置在一隅也。水之清,則性善之謂也。故不是善與惡在性中為兩物相對,各自出來。此理,天命也。順而循之,則道也。循此而修之,各得其分,則教也。自天命以至於教,我無加損焉,此舜有天下而不與焉者也。

2. 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

3. 程頤:「性即理」

VI. 人物之別

A. 所以謂萬物一體者,皆有此理,只為從那裡來。「生生之謂易」,生則一時生,皆完此理。人則能推,物則氣昏,推不得,不可道他物不與有也。人只為自私,將自家軀殼上頭起意,故看得道理小了他底。放這身來,都在萬物中一例看,大小大快活。釋氏以不知此,去他身上起意思,奈何那身不得,故卻厭惡,要得去盡根塵,為心源不定,故要得如枯木死灰。然沒此理,要有此理,除是死也。釋氏其實是愛身,放不得,故說許多。譬如負販之蟲,已載不起,猶自更取物在身。又如抱石沉河,以其重愈沉,終不道放下石頭,惟嫌重也。

B. 「萬物皆備於我」,不獨人爾,物皆然。都自這裡出去,只是物不能推,人則能推之,雖能推之,幾時添得一分?不能推之,幾時減得一分?百理具在,平鋪放著。幾時道堯盡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盡子道,添得些孝道多?元來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