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祝平次的教學網站
歡迎瀏覽
生成式AI實做
報告批改標準
一般學術論文
學期報告
關於AI改進寫作的事
直接讓AI評AI改過寫作的報告
有效率使用Gemini
「歡迎瀏覽」20210214的複本
古典與常
01 課程總表
細細念的中國思想史
20250902 頭一擺:啥物是中國思想史
中國思想史
參考書單
單元內容
第一講 什麼是中國思想史?
第二講 商周政治文化﹕由帝到天
第三講左傳中的周禮世界
孔子
墨子
老子
莊子
名家
孟子
荀子
法家
陰陽家與黃老
大學與中庸
淮南子
董仲舒
揚雄與王充
下學期課程介紹
魏晉玄學
王弼傳
佛的一生
佛教原始教義
六朝佛學
大乘空宗
大乘有宗
天台宗
華嚴宗
禪宗
韓愈
李翱
邵雍
周敦頤
張載
程顥
程頤
朱熹
陸九淵
王守仁
戴震
相關連結
課程檔案
閱讀《文獻選編》注意事項
課表
中思史 2024春
中思史 2023秋
中思史 2023春
中思史 2022秋
中思史 2022春
中思史 2021秋
中思史 2021春
中思史 2020秋
中思史2019春
中思史 2018秋
中思史 2017春
中思史 2016秋
中思史 2016春
講稿
0101課程介紹
02商周的政治文化
02-02周代的禮樂
02-03左傳中的禮
03孔丘
04墨翟
法家
程顥
講稿:荀子
魏晉玄學
張載
理學中的性
0201 課程介紹
「中國思想史」:其它相關資訊
借屍還魂的文化政治論述
「學術與政治之間」2023
宋代理學專題
20190219
20190226
20190305
20190312
20190319
20190326
20190402
20190409
20190416
20190423
20190430
20190507
20190514
20190521
20190528
20190604
20190611
Neo-Confucian Philosophy
Lecture 01 Why Talking about Neo-Confucianism Now?
Lecture 02 The Confucianism before Neo-Confucianism
Lecture 03 What Is Neo-Confucianism?
Lecture 04 Cosmology and Ethics I: Shao Yong (邵雍 1012-1077) and Zhou Dunyi (周敦頤 1017-1073)
Lecture 05 Cosmology and Ethics II: Zhang Zai (張載, 1020-1077)
Lecture 06 Human Nature and Ethics: Cheng Hao (程顥 1032-1085) and Cheng Yi (程頤 1033-1107)
Lecture 07 Principle, Material Force and Ethics: Zhu Xi (朱熹 1130-1200)
Lecture 08 Lu Jiuyuan (陸九淵 1139-1193) and the Statecraft Thinkers
Lecture 09 The Yuan (元 1279-1368) Neo-Confucianism and Wang Yangming (王陽明 1472-1529)
Lecture 10 The End of of Neo-Confucianism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llectualism of the Evidential Research
Lecture 11 The Future of Confucianism in East Asia
儒學與西洋倫理學專題
倫理學:2022春
倫理學:2015春
倫理學:2013春
倫理學:2010春
倫理學:2008春
SEP裏的相關詞彙
儒家倫理學文獻選
倫理學:荀子
倫理學:論語
論理學:孟子
倫理學:2026春
南宋儒學專題
周易
01今本《周易》的組成
02八卦基本取象
03六十四卦
周易:2014春
周易:2018秋
周易:2021秋
周易:2024秋
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
子學名著選讀
Regular Expression (正[則規]表[達示]式)
子學2017秋
子學2015秋
子學2014秋
子學2024秋
宋明理學
數位人文專題
CText TextTools
N-gram
Web App 介面圖
註冊與登入
數位工具與文史研究
01 課程介紹
02 數位文本的製造
03 MSWord
04 數位檔案櫃
05 Excel
06 Knowledge for All
07 小工具大作用
08 文本標記與文本分析
09 CBDB
10 初階GIS
11 初級社會網絡分析
12 期末檢定
13 Excel2Earth介紹
本體結構與文史研究專題
01第一堂課
毛詩注疏卷二
02第二堂課
03第三堂課
04第四堂課
05第五堂課
06第六堂課
07第七堂課
群組
朱熹研究專題
漢學英文
荀子
荀子:2020
荀子:2023
2014
2018
資料庫與文史研究
韓非子
課程:語料分析與文史研究
語料分析與文史研究專題
語料分析與理學研究
中思史:2023秋
宋代類書專題
資料庫與文史研究
朱熹書信選讀
AI處理宋代理學欠缺的地方
什麼是生成式AI
02 課程公告
20111215 本網站設立
「朱熹研究專題」移到下學期
重啟Google教學平台
03 相關檔案
分組報告注意事項
口頭報告三句訣
學期書面報告一般問題
學生學期書面報告自評表
數位工具與文史研究選課意願調查
筆記作業
04 指導學生
05 Gloassary 詞彙表
li / 理
06 原始文獻
01先秦文獻
公孫龍子
名實論
堅白論
指物論
白馬論
通變論
呂氏春秋
仲春紀.情欲
仲春紀.當染
孟春紀.正月紀
孟春紀.貴公
商君書
去彊第四
定分第二十六
農戰第三
墨子
兼愛上第十四
大取
天志上第二十六
小取
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
非命上第三十五
非攻下第十九
孟子
公孫丑.上.二
告子.上
孫子兵法
始計第一
用間篇第十三
軍形篇第四
管子
形勢第二
權修第三
牧民第一
老子
荀子
01勸學篇
勇
天論篇第十七
性惡篇
教
正名篇
漸、積
群論
解蔽篇
非十二子篇第六
莊子
天下第三十三
逍遙遊
養生主
齊物論
論語
論語.八佾第三
韓非子
三守第十六
主道第五
二柄第七
五蠹第四十九
亡徵第十五
人主第五十二
備內第十七
內儲說上第三十
內儲說下第三十一
八姦第九
八經第四十八
八說第四十七
六反第四十六
初見秦第一
制分第五十五
功名第二十八
十過第十
南面第十八
和氏第十三
問田第四十二
問辯第四十一
喻老第二十一
外儲說右上第三十四
外儲說右下第三十五
外儲說左上第三十二
外儲說左下第三十三
大體第二十九
姦劫弒臣第十四
存韓第二
孤憤第十一
守道第二十六
安危第二十五
定法第四十三
心度第五十四
忠孝第五十一
愛臣第四
揚權第八
有度第六
用人第二十七
觀行第二十四
解老第二十
詭使第四十五
說林上第二十二
說林下第二十三
說疑第四十四
說難第十二
難一第三十六
難三第三十八
難二第三十七
難勢第四十
難四第三十九
難言第三
顯學第五十
飭令第五十三
飾邪第十九
02秦唐文獻
《莊子注》
史記
卷六十三 老子韓非列傳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漢書
漢書藝文志(節錄一)
漢書藝文志(節錄二)
漢書
03宋元文獻
太極圖說
定性書
明道先生墓表
明道先生行狀
東銘
正蒙( 選錄)
正蒙.乾稱篇
正蒙.太和篇
正蒙.誠明篇
濂溪先生墓碣銘
皇極經世(51)
皇極經世(52)
皇極經世(53)
皇極經世(54)
皇極經世(55)
皇極經世(56)
皇極經世(57)
皇極經世(58)
皇極經世(59)
皇極經世(60)
皇極經世(61)
皇極經世(62)
西銘
識仁篇
通書
道學傳序
顏子所好何學論
04明清文獻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總敘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總敘
07 參考書單
08 相關連結
introduction
課程日曆
跟我連絡
祝平次的教學網站
第三講左傳中的周禮世界
做為政治界線的禮
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贈死不及尸、弔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禮也。
做為治國工具的禮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
夫名以制義,義以出禮,禮以體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聽,易則生亂。
夫禮,所以整民也。故會以訓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朝以正班爵之義、帥長幼之序。征伐以討其不然。
禮,國之幹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
做為個人價值的禮
子玉剛而無禮,不可以治民。
夫禮,死生存亡之體也。
其二子來,孟獻子愛之,聞於國。或譖之曰:「將殺子。」獻子以告。季文子二子曰:「夫子以愛我聞,我以將殺子聞,不亦遠於禮乎!遠禮不如死。」一人門于句鼆,一人門于戾丘,皆死。
做為抽象意義、宇宙秩序的禮(禮意的擴張,可以和荀子的禮對照來看)
子大叔見趙簡子,簡子問揖讓周旋之禮焉。對曰:「是儀也,非禮也。」簡子曰:「敢問何謂禮?」對曰:「吉也聞諸先大夫子產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氣為五味,發為五色,章為五聲,淫則昏亂,民失其性。是故為禮以奉之:為六畜、五牲、三犧以奉五味,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為九歌、八風、七音、六律以奉五聲,為君臣上下以則地義,為夫婦外內以經二物,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亞以象天明,為政事庸力行務以從四時,為刑罰、威獄使民畏忌以類其震曜殺戮,為溫、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長育。民有好惡喜怒哀樂,生于六氣。是故審則宜類以制六志,哀有哭泣,樂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戰鬬.喜生於好.怒生於惡.是故審行信令.禍福賞罰.以制死生。生,好物也;死,惡物也。好物樂也,惡物哀也,哀樂不失,乃能協于天地之性,是以長久。」簡子曰:「甚哉!禮之大也。」對曰:「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禮者,謂之成人,大不亦宜乎。」簡子曰:「鞅也,請終身守此言也。」
禮、儀的分別與禮意的探討
Report abuse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