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課程資訊:

  • 科號:11010CL 410100 ○科目名稱:中國思想史一

  • 上課時間:F3F4FN ○教室:線上課程

  • 授課老師:祝平次 ○助教:郭佩均

  • 學分數:3 ○研究室時間:R56,F56(請電郵預約)

  • 電郵信箱:ptchu@mx.nthu.edu.tw ○校內電話:42742

一,課程說明

思想,是人類對其生活經驗觀察、想像、反省後藉由語言的概念化表現;而歷史,則是人類對於過去事實認知的呈顯。思想史,結合這兩種知識,可以說是一種深化理解過去人類認知事實的訓練。本課程的目的,即在於將一特定文化區域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型態與內容介紹給修課同學。除了對於中國古代思想內容的理解之外,本課程也希望能透過歷史發展與比較的觀點,培養同學形塑思想議題與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即使生活在同一時代的思索者對於什麼問題是重要的看法不同,即使他們認定的時代問題一樣,也可能會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就其變動性而言,可以說,他(注意不是「她」)們所提出來的問題與解答,在今天可能讓我們提不起興趣去瞭解、不同意或不覺得有用。但思想史的訓練,正在於藉由這樣的提不起興趣、不同意、沒用,來讓我們直面以下的問題:自己感到興趣、覺得同意或有用的事項是什麼,怎麼跟別人來具體描述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答案?藉由這樣的對比來思索古人的世界和他們提出來的意見,是進入思想史一個好的切入點;也能對於古代與現今的不同,形成一種比較性的視野。

二,指定用書

  •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民書局。台北:三民 2012
    勞思光的書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力求清晰地寫作、邏輯明顯的推理。但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太過於強調主體性的重要性而脫離原來文獻的脈絡。這也使得他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的地方。

  • 自編教材。(主要參考陳榮捷《中國哲學史文獻選編》)

三,參考書籍

  • 陳榮捷,《中國哲學史文獻選編》上、下兩冊。

  • 錢新祖,《中國思想史》,台灣大學出版社。

  •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學生書局。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灣商印書館。

  •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

進階參考書籍:

  • 牟宗三全集、唐君毅全集、徐復觀全集。

  •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

  • 錢穆,《國史大綱》、呂思勉,《中國通史》。

  •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不以大思想家為主的思想史)

  • 華文哲學百科.中國哲學

文獻資料網站:

四,教學方式

以同學閱讀、討論、報告為主,教師補充為輔

五,教學進度

週數/日期 課程內容

(01) 09/17 課程介紹:什麼是中國思想史

  • 介紹:本週將說明課程名稱的意義與問題、概略介紹本學期的課程,並說明本課程的課程安排。由於本課程會以遠距的方式進行,所以本週也會花一點時間確認遠距設備的使用。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序言〉。

    • 講義:第一講。

(02) 09/24 商周政治文化、《左傳》中的禮

  • 介紹:商周的成立到秦帝國出現是政治單位急速整合的一個時段,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原來維護政治秩序的制度/工具也面臨不同歷史處境的挑戰而不敷使用。本週的主題,就在於探討商朝以祖宗血緣、軍事恫嚇為維持秩序的手段,變為以象徵意義為主的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則又是嵌鑲在封建宗法制度來進行,而背後更大的歷史背景,則是農業的進步,使得人數羣聚的數目可以變得越來越大,也讓農業生活必須遵守的時節循環次序受到人們的注意與思索。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第二章〈古代中國思想〉。

    • 講義:第二講。

(03) 10/01 周代禮樂制度的捍衛者:孔丘(552 - 479 B.C.E.)

  • 介紹:在周代禮樂制度維持政治秩序的效能越來越差的情況下,政治勢力越過這個制度彼此競爭的態勢越趨嚴重。面對這樣的情形,如何思索政治的未來成為此後思想家必須面對的現實。孔丘以禮樂制度的捍衛者的歷史姿態,在那時統治階層的貴族文化中重新提倡禮樂的價值。但在這樣的情形下,他也不得不對禮樂制度的價值重新加以說明。原來禮樂規定那時貴族的行為舉止,孔丘挪用那時兩個的重要概念─「仁」與「君子」─來重新說明禮樂的重要性。這樣的說明跨過原來的外在規定,而更重視禮樂「可以」表現出的貴族個人的內在生命精神。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第三章.上〈孔子與儒學之興起〉。
      重點:〈三.上.(一)孔子學說之內容》;要報考中文研究所的同學最好閱讀全部。

    • 講義:第三講。

(04) 10/08 禮樂制度的反對者:墨翟(468B.C.-376B.C.或479B.C.-381B.C.)

  • 介紹:相對於孔丘站在禮樂這邊,墨翟則站在那時候未經文化教育、必須以勞動養活自己和家人的民眾這邊。就這點來講,墨翟是個實用主義者,他認為政治的目的很清楚:人民餓了是否可以吃飽、人民感到冷的時候是否可以穿暖、人民累了是否有適當的地方可以休息。有時他對政治本身的思索,也會讓他再加上:人民的生活是否可以不受到政治力的負面影響。禮樂對他來說,浪費很多資源,卻無助於人民的生活,所以應該加以排斥。相對於禮樂利用較為抽象的方式來維持政治秩序,墨翟則主張較為明確的政治組織原則─「尚同」、「天志」,亦即階層式的管理方式:人民在最底層,然後透過層層的管理階層,一直到「天子」,然後天子再上同於「天」。天的意志是「兼愛」萬民,所以對於管理階層的選擇標準就在於他們是否能完成天的意志。這樣的選擇標準,墨翟稱為「尚賢」。(相對於封建宗法的統治資格來自於血緣而不是能力。)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第五章.壹〈墨子其人其書之時代〉、貳〈墨子之思想〉。

    • 講義:第四講。

  • 參考資料:

(05) 10/15 禮樂制度的反對者:老聃

  • 介紹:禮樂制度是一種人為的設計,這種「人為性」用傳統的語彙來講就是「周公制禮作樂」,就某個意義來講,象徵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的方向,就是遠離「自然」。老聃就是從禮樂制度的人為性與自然的對比來批評禮樂制度。對老聃來講,自然的最重要特徵就是「長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長地久」。而人為的制度或建造的東西,都不能長久;乃至於人本身的肉體生命,也無法挑過自然衰敗的結果。在這個基點上,老聃描述、想像自然的性質,同樣也觀察人為的禮樂制度,對之加以批評,並提出對於超出一般經驗性的概念─「道」,做為他理論的核心。圍繞這個核心,老聃反省了蘊含於人類行動的目的性(為,wei4)、禮樂、社會評價、死亡、戰爭、自然世界與語言等重要的課題。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第四章〈道家學說〉貳〈老子與《道德經》中之思想〉。

    • 講義:第五講。

(06) 10/22 從形上之道到表述之名:莊周的逍遙養生

  • 介紹:莊周是個謎。他擅長講故事,把老聃對人為世界的懷疑植入他一篇又一篇的故事中。他質疑人為的世界對個人自然生命的傷害,而希望能免除政治與社會帶來的不自由。政治常以理想為名利用制度滿足了統治者的控制欲;社會則利用正負面的評價(榮辱)來影響個人對於自己的評價。不管是政治的制度還是社會的評價,則都依賴言語來達到目的。莊周則呼籲我們要認清自己生命的本質,避免自己被政治社會所傷害,而能消遙自由活到老。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第四章〈道家學說〉參〈老子與《道德經》中之思想〉。

    • 講義:第六講。

(07) 10/29 從形上之道到表述之名:名家的名實指物

  • 介紹:從道老莊的觀點來看,人為的世界就是人類違反自然或道的世界,也是人類語言的世界。不管是老聃所說「道可道,非常道」,還是莊周的「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都顯示利用語言來指稱道抱持保留的態度。這種對於語言使用的觀察,衍生出許多對於語言的提問,其中得到最多關注的就是名實問題,也就是用來指涉實體的名和被指涉的實體之間到底存在那些問題。對於這些問題的討論,促成先秦名家在中國思想史上曇花一現。名家所討論的問題,集中在名和實的關係:例如名實是否能夠相符、名和名之間的關係,以及使用語言時會發生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只是當時一些遊說之客的論辯的議題,也被認為和當時利用語言來增進統治效率有關。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第五章.壹〈墨子其人其書之時代〉、參〈墨辯〉;第八章〈名家與名學〉。

    • 講義:第七講。

  • 參考資料:

    • 梅廣:〈公孫龍子:校訂、語譯和解說〉,《清華學報》50.1: 7-60。

(08) 11/05 孔丘的辯護者:孟軻的性善仁政

  • 介紹:孔丘為周代的禮樂制度辯護,提出補正理由,但是他的說法並沒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到了戰國時代,有兩位都曾經在齊國首都臨淄待過的遊士─孟軻()和荀況()─從不同的立場來繼承孔丘的理想,並且從不同的方向來闡揚孔丘的思想。孟軻注重孔丘把「仁」視為人的內在本質,並且把這樣的想法進一步詮釋成為他的性善論,再將仁的想法外擴為仁政的政治主張,完成他「道性善,稱堯舜」的形象。就孟軻來說,仁義禮智四種基本德性是內在於人性,每個人天生下來都具備的。而仁、義的具體為就是孝敬雙親兄長,儒家的政治理想也在於讓人人都能夠孝順雙親、敬愛兄長。所以所謂的仁政就是讓每個人都這樣的條件成為一個仁人、義人。做為儒家傳說中的堯舜就是一方面朝著能夠提供這樣的條件而努力,一方面本身也是能夠孝敬的楷模。孟軻這樣的想法,可以說是將孔丘仁與德政的思想結合起來的結果。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第章〈孔孟與儒學.下.孟子及儒學之發展〉。

    • 講義:第八講。

(09) 11/12 孔丘的辯護者:荀況的禮樂羣論

  • 介紹:與孟軻不同,荀況發展的是孔丘注重禮樂的思想。禮樂在周代的政治裏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它們的功能都是藉由外在的事物去影響個人的做為。這和強調仁義禮智是天生本有的德性並不相同。相對的,荀況從禮樂制度當中,體會到結合成為一個羣體,是人類之所以能夠在大自然中存活下去最關鍵的原因。因而他不把孟軻認為人在生活環境中會有惻隱之心、恭敬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的感觸動機稱做善,而是把能延續羣體存在的「正理平治」稱做善。所以這樣的善是指向外在結果的一種定義,而不是孟軻所講的內在感觸。而就個人的生存狀況而言,一生下來,我們只會因自己的飢餓不適而啼哭,並不了解羣體的重要性,荀子稱這種傾向為性惡,適好與孟軻的性善論針鋒相對。但有如孟軻因為性善而提倡「人人皆可以為堯舜」,荀況也提倡「塗之人可以為禹」(路人超能100),怎麼樣從性惡之人變成大聖人禹,荀況認為關鍵就在於利用「學」(學習)來養成自己的習慣,以抗衡自己原來的天性,成為決定我們行為最重要的原則和動力。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第章〈荀子與儒學之歧途〉。

    • 講義:第九講。

(10) 11/19 追求治國效率的法家:講究法術勢的韓非

  • 介紹: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軍事競爭日趨激烈,大國怎麼樣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再兼併他國,擴大自己的疆土;小國怎麼樣讓自己免於被大國併吞都是那時候政治管理(含軍事與外交)最重要的課題。在這種競爭下,如何加強管理的效能,是當時的知識人關心的課題。法家在當時看到了對於這個議題的解決方式,必須掌握法、術、勢三樣訣竅。法,亦即被管理人必須遵守的文字(法)或口頭(令)規定,可以用來統合不同個性、才能、心思的被管理人。術,就是管理人的管理技巧。勢,就是整個管理客觀結構所蘊涵的一種勢能。利用這三種訣竅,法家希望能達到富國強兵、具有必然性的最大效能。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一》第章〈法家與秦之統一〉。

    • 講義:第十講。

(11) 11/26 陰陽家、《易大傳》與《黃帝四經》

  • 介紹:在韓非的《韓非子》已經將《老子》中的「道」、「德」往政治管理的方向來加以詮釋。大音希聲的道,就像使用法術勢的君主一樣,在人們無法看見聽見的情況下,讓被管理的事物都朝著管理的目的前進。宇宙周而復始的規律,難道不也是人類社會應該遵循的規則嗎?戰國末期到秦帝國(221-207B.C.E.)形成的前後,這個問題被那時候的知識人思考著。陰陽家認為人類的行為應該配合陰陽自然的變化規律,若配合人的行為就會得到好的結果(吉);不配合,就會得到不好的結果(凶)。但自然的世界到底有多大?陰陽家對此也用了他們的想像力來回答這個問題。《周易》原來是卜筮之書,利用陰陽兩種象符號來形成六十四卦,每卦有或陰或陽六個爻,然後藉著解析一個卦裏的種種象徵來決定所問之事的吉凶。但在今本《周易》裏,也包括了用來解釋卜筮原理的《易大傳》。《易大傳》可以說一方面來定型化《周易》做為一種文本的崇高地位,因為《周易》是模擬天地運行的書,所以可以用來理解過去,也可以用來預測未來;一方面則是在說明這樣的原理原則時,與儒家的倫理道德結合在一起,主張宇宙自然的運行就帶來一個生生不息的世界,而人的行為的目的,都應該以協助這股生生不息的力量的模範。這樣的想法,成為後來宋代理學最重要的主張之一。《黃帝四經》被認為是流行在漢代初期的一種思想學派。這種學派要回答的最重要問題就人一個管理者可以以最小的精力來完成最理想的管理,使得不論在個人的層次或是國家的層次,都處於最理想的狀況,也就是《史記》作者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史記.太史公自敘.論六家要旨》中所提到的「道德家」,能夠兼顧自我的養生和國家的治理。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 第一章.叁 漢儒之没落.二 陰陽五行說與漢儒之關係》。

    •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 第一章. 易傳之思想

    • 講義:第十一講

(12) 12/03 修己治人的政治理想:〈大學〉與〈中庸〉

  • 介紹:如果說《易大傳》是從宇宙的運行來建立儒家的倫理道德,《大學》和《中庸》則比較接近孔、孟、荀的傳統,從人世間的羣體生活出發來建立個人的行為規範,並把個人倫理嵌鑲在政治理想裏,成為一個架構。《大學》和《中庸》原本為《禮記》中的兩篇。《大學》相對於小學,指那時候貴族後代到了十五歲以後必須接受的教育。《禮記》中的《學記》所記載的一些事項比較接近小學。《中庸》就內容來講,可以分為比較講人的性命與誠的一部分,和其它比較接近《論語》內容的一部分。《大學》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中庸》的第一部分,在以後越來越受到重視,後來到了南宋(1127-1269)朱熹(1130-1200)就把這兩種文獻和《論語》、《孟子》放在一起做為他教導儒學的基本典籍,後人就把這四本書稱做「四子書」或「四書」。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 第一章.陸 禮記之思想》。

    • 講義:第十三講

(13) 12/10 帝國下的綜合性學術:做為雜家的淮南子與董仲舒的天人感應

  • 介紹:隨著帝制中國的形成,春秋戰國越來烈的政治軍事競逐開始進入尾聲,最後在漢代由於削藩引起的七國之亂平定後,封建制正式走入歷史,而中央集權的皇帝郡縣制得以確立。跟著地域政治單位統合而來的現象,也看到了學術統合的現象,也就是「雜家」的出現。這些思想潮流通常會綜合先秦諸子兩家以上思想的特徵;有時則是以收集統整過往的文獻做為標的,而使得完成後的作品呈現在不同的方面的論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上星期介紹過的《呂氏春秋》;在西漢則有《淮南子》與董仲舒。《淮南子》與《呂氏春秋》類似,談論的內容非常廣闊,包括天地萬物。董仲舒則從儒家《春秋》之學開始,透過他的天人感應學說,也含納了陰陽家重視陰陽五行的思想。這樣的思想,都不把人間的政治社會孤立起來看,而會帶入自然世界的運行,也因為董仲舒的這些傾向,而被後來持儒家立場的人批評為駁雜不精。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第一章漢代哲學.捌.一 淮南子》。《新編中國哲學史.二.第一章漢代哲學. 董仲舒與天人思想之觀念》。

    • 講義:第十四講、第十五講。

(14) 12/17 帝國下的文化傳統回顧:揚雄的模擬與王充的批評

  • 介紹:政治勢力的整合,意味著內部衝突的減少,花費在製造、解決這些衝突的資源相對地就可以投入到其它領域,其中最容易在人類過往歷史留下痕迹的就是文化的產物。從《呂氏春秋》、《淮南子》想用文字記載關於天地萬物的所有知識,而《史記》則是想要貫穿人類所有的歷史,這是一種對於時間、空間整體式的想像。之後,有劉向、劉歆父子整理書籍目錄,並編成分類書目《別錄》。在種文化積累之下,出現了揚雄與王充。揚雄透過模擬不同的著作,來推尊這些著作,並且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認同與對於理想文化/知識的想像。王充則是對於之前的文化累積,透過不斷地批評、檢驗,來確立自己的主張。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第一章漢代哲學.捌》之二、三與《玖》。

    • 講義:第十六講。

(15) 12/24晉玄學

介紹:在第一個長時段的帝國統治之後,迎來了帝國瓦解之後的政治權力的分散與競爭的態勢。在這樣的情勢之下,個人生命可能不得不面對戰亂與政治權力鬥爭中的外在局勢所影響。

  • 閱讀:

    • 《新編中國哲學史.二.第二章魏晉玄學》。

    • 講義:第十七講。

(16) 12/31 開國紀念日補假

(18) 01/14 繳交期末報告

六,成績考核

  • 平時成績 50%:小組成績與個人表現。

  • 期末報告50%:於所指定的題目中,擇一進行,字數為4000字以上。報告內容不得抄襲,如有抄襲情事證實,則學期成績為E級分。本課程報告,不得做為其它課程的報告;其它課程的報告,也不得做為本課程的報告

七,講義位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