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文獻選編》
注意事項

  • 注意事項:

    • 第二章孔子的人文主義

      • 《簡》頁15所說的「家庭問題」和我們現在的「家庭」不太一樣。指的是封建制度統治者的家族。至於「社會」,也同樣被學者所質疑;因為社會通常是指市民社會,亦即近代民族國家形成之後,人民有一定的權利不被國家所侵犯,才有的市民團體概念。《禮記》所說「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禮是用來規範貴族彼此之間互動的機制,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社會」。那個時候,沒有政治權力的人民之間的活動很少被史料所記載。
        「君子」一詞的歧義─君之子與有德之人,也顯現孔丘言論的範圍。這範圍並不像課本這裡所說的「所有人都可趨於完美」的「所有人」。(或《簡》17頁的「全體民眾」。)在《論語》中,君子和「學」有密切的關係,但就那時候的歷史背景而言,能夠學的人就只限於貴族和一些積極要進入統治階層的人(士)。這點只要從孔丘弟子的身分就可以證明。雖然那時候因為周禮(封建宗法) 系統日漸瓦解,所以政治階層的變化比較顯著。因為各諸侯國的競爭,「尚賢」─也就是爭取人才─成了那時候的共識,政治階層的最下階的界線就比較模糊。但「親親」也就是封建宗法裏藉由血緣而預設的人際關係,也並沒有崩毀。就先秦三位儒家代表而言,最重視「親親」的是孟軻;孔丘、荀況則比較注重尚賢,而孔丘可以說是處在一個轉型期;而孟軻在戰國時代,還強調「親親」,就可以說是異數;但他同時也強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也許,可以說,他開始要把源生於封建宗法的貴族家族倫理,單純化為一般人的倫理,而用一種比較奇特的方式再連回政治,例如說「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 《簡》頁20,陳榮捷先生的介紹是「學行並重」,但「譯者注」介紹的是陳先生關於「知行」問題的論述。「學行」和「知行」是不是同一事,是可以注意、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