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研究專題

Email: ptchu@mx.nthu.edu.tw 辦公室電話: 42742、80682

辦公室時間:星期二、四15:00-17:00(或另外約時間)

一,課程說明

  • 本課程的目的,在於藉由文獻細讀與群組討論,來訓練修課同學對於原始資料的理解與發掘、研究議題的能力。就理解來講,如何意識到原始資料的複雜性,並能將這樣的複雜性一一釐清,是研究所同學對於原始資料應該具備的能力。至於發掘問題進行研究以及包括研究成果的撰寫,首要在於能從原始資料中提出種種問題,並對於這種種問題能夠統合分類,進而擴展延伸,最後經由研究程序來加以一一解答,並選寫成文。修習本課程的同學,對於學術研究與書寫研究報告將有比較具體的概念以及實際的操作體驗。強力推薦不知如何進行研究的研究所同學修習。
  • 本課程的主題內容,以朱熹(1130-1200)的書信為主。朱熹是南宋(1127-1278)時代的大儒,他雖然十九歲就考上進士,但相對而言,實際擔任官職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他把一生大部分的時間奉獻給閱讀、講解經典與著述,另外即是不斷與當代的士人進行互動,這些互動不只有政治上的結盟、生活上的交遊,還有對於儒家之道的追求,但也因為對於道的理解不同也引起一些的辯論。朱熹即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地深化他對於儒家文化的信仰與理解。這些理解後來被具現在他對儒家經典的重新解讀與系統化結構之中。在本課程中,我們將探索,這位被號稱為孔子之後對於中國文化乃至東亞文化最有影響力的士人如何利用書信這種文體來推動道學運動。在眾多書信中,尤以朱熹與同道、朋友、同輩學者、門人子弟的「論學書」最為突出。到底「論學書」有沒有固定的格式?是在什麼背景之下而被寫出?其內容,又能夠告訴我們什麼南宋道學的特色?這些都是授課教師與修課同學要藉著專題研究與討論共同來回答的問題,並由此體會群組研究(team work)的重要性,以利將來修課同學知道如何進行整合性研究計畫,並能從這樣的整合性計畫受益而能夠反過頭來深化自己的研究。
  • 本課程,將會利用線上的協作平台來進行;修習本課程的同學也將有機會學習到如何建立網站來進行協同研究。

二,指定用書

  • 本課程的主要使用資料為朱熹的著作及其它宋代的原始資料。 課程將提供部分電子文本。

三,參考書籍

  • 1. 王懋竑,《朱子年譜》。
  • 2. 錢穆,《朱子學大綱》。
  • 3. 錢穆,《朱子新學案》。
  • 4.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
  • 5.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 》。
  • 6.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 7. 余英時,《朱子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
  • 8.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 》。
  • 9. 田浩,《朱子的思維世界》。
  • 10.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
  • 11.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 》。
  • 12. 束景南,《朱子大傳》。
  • 13.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
  • 14.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
  • 對於宋明理學不熟悉的同學:可以先閱讀下面的書籍:
    • 1. 陳來,《宋明理學》。
    • 2. 侯外廬等編,《宋明理學史》。
    • 3.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

四,教學方式

  • 本課程的進行方式,前四週為預備課程,由授課教師主導,分別安排閱讀束景南、陳來關於朱熹的生平及思想研究。之後則安排每位同學輪流報告所分配到的朱熹書信,將依序配合課程的規畫,報告材料的特色、對於材料提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步驟、成果,以及對於期末報告的構想與實際成品。進行的方式,以學生報告及討論規定的閱讀作業為主。並依課程進度,要求學生接受基本的研究訓練;如二手資料的查詢,人物生平資料的查詢等等。
  • 期末每位修課同學須以其所負責的論學書為報告主題繳交學期報告一篇。

五,教學進度

六,成績考核

  • 平時成績(50%):課堂報告、討論及對於自己負責報告的文獻進行註解。
  • 期末報告(50%):由自己的研究主題發展,撰寫成一篇學術論文,於本課程最後一週繳交。題目須於自己所負責報告的原始文獻中提出。

七,講義位址

htpp://lms.nthu.edu.tw/;

https://sites.google.com/a/ptc.cl.nthu.edu.tw/courses/ke-cheng-zong-biao/zh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