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載(1020-1077)

A. 張載,字子厚,號橫渠。

B. 《正蒙》、《張子語錄》、《張載集》。

C. 禮學、古制、關學。

D. 講《易》讓座。

E. 氣質剛毅,自鑄偉辭

II. 橫渠學說之要旨

A. 西銘(《正蒙.乾稱篇》首節,原名「訂頑」,為程頤所改)

又曰:「《西銘》,某得此意,只是須得子厚如此筆力,他人無緣做得。孟子以後,未有人及此。得此文字,省多少言語。要之,仁孝之理備于此。須臾而不于此,則便不仁不孝也。」(程顥語)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吾幼。聖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煢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於時保之,子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違曰悖德,害仁曰賊;濟惡者不才,其踐形,唯肖者也。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不愧屋漏為無忝,存心養性為匪懈。惡旨酒,崇伯子之顧養;育英才,潁封人之錫類。不弛勞而底豫,舜其功也;無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體其受而歸全者,參乎;勇於從而順令者,伯奇也。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B. 東銘(《正蒙.乾稱篇》末節,原名「貶愚」,為程頤所改)

戲言出於思也,戲動作於謀也。發乎聲,見乎四支,謂非己心,不明也;欲人無己疑,不能也。過言非心也,過動非誠也。失於聲,繆迷其四體,謂己當然,自誣也;欲他人己從,誣人也。或者以出於心者歸咎為己戲,失於思者自誣為己誠,不知戒其出汝者,歸咎其不出汝者,長傲且逐非,不知孰甚焉!

C. 正蒙之理論及其他

1. 太和、太虛、氣(宇宙本體論)

2. 鬼神

3. 性與心

4. 神與化(《正蒙.神化篇》)

5. 誠與明

6. 大心:德性之知與聞見之知

7. 變化氣質

8. 闢釋老

太和篇第一

1. 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沈、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縕、相盪、勝負、屈伸之始。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大堅固。起知於易者乾乎!效法於簡者坤乎!散殊而可象為氣,清通而不可象為神。不如野馬、絪縕,不足謂之太和。語道者知此,謂之知道;學易者見此,謂之見易。不如是,雖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稱也已。

2.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至靜無感,性之淵源,有識有知,物交之客感爾。客感客形與無感無形,惟盡性者一之。

3. 天地之氣,雖聚散、攻取百塗,然其為理也順而不妄。氣之為物,散入無形,適得吾體;聚為有象,不失吾常。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然則聖人盡道其間,兼體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彼語寂滅者往而不反,徇生執有者物而不化,二者雖有間矣,以言乎失道則均焉。

4. 聚亦吾體,散亦吾體,知死之不亡者,可與言性矣。

5. 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顧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從來,則深於易者也。若謂虛能生氣,則虛無窮,氣有限,體用殊絕,入老氏「有生於無」自然之論,不識所謂有無混一之常;若謂萬象為太虛中所見之物,則物與虛不相資,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於浮屠以山河大地為見病之說。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體虛空為性,不知本天道為用,反以人見之小因緣天地。明有不盡,則誣世界乾坤為幻化。幽明不能舉其要,遂躐等妄意而然。不悟一陰一陽範圍天地、通乎晝夜、三極大中之矩,遂使儒、佛、老、莊混然一塗。語天道性命者,不罔於恍惚夢幻,則定以「有生於無」,為窮高極微之論。入德之途,不知擇術而求,多見其蔽於詖而陷於淫矣。

6. 氣聚則離明得施而有形,氣不聚則離明不得施而無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謂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謂之無?故聖人仰觀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無之故」。盈天地之間者,法象而已;文理之察,非離不相覩也。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

7. 氣之聚散於太虛,猶冰凝釋於水,知太虛即氣,則無無。故聖人語性與天道之極,盡於參伍之神變易而已。諸子淺妄,有有無之分,非窮理之學也。

8. 太虛為清,清則無礙,無礙故神;反清為濁,濁則礙,礙則形。

9. 凡氣清則通,昏則壅,清極則神。故聚而有間則風行,[風行則](而)聲聞具達,清之驗與!不行而至,通之極與!

10. 由太虛,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合虛與氣,有性之名;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

11. 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聖者,至誠得天之謂;神者,太虛妙應之目。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爾。

12. 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兩體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而已。

13. 感而後有通,不有兩則無一。故聖人以剛柔立本,乾坤毀則無以見易。

14. 游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其陰陽兩端循環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

15. 氣本之虛則湛(本)無形,感而生則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故愛惡之情同出於太虛,而卒歸於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髮之間,其神矣夫!

16. 造化所成,無一物相肖者,以是知萬物雖多,其實一物;無無陰陽者,以是知天地變化,二端而已。

17. 萬物形色,神之糟粕,性與天道云者,易而已矣。心所以萬殊者,感外物為不一也,天大無外,其為感者絪縕二端而已[焉]。物之所以相感者,利用出入,莫知其鄉,一萬物之妙者與!

參兩篇第二

18. 地所以兩,分剛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參,一太極兩儀而象之,性也。

19. 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兩在故不測。兩故化,推行於一。此天之所以參也。

神化篇第四

20. 神,天德,化,天道。德,其體,道,其用,一於氣而已。

21. 「神無方」,「易無體」,大且一而已爾。

22. 虛明一作靜。照鑒,神之明也;無遠近幽深,利用出入,神之充塞無間也。

23. 氣有陰陽,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測為神。

24. 「變則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謂之變」,以著顯微也。谷神不死,故能微顯而不揜。

25. 神化者,天之良能,非人能;故大而位天德,然後能窮神知化。

26. 大可為也,大而化不可為也,在熟而已。易謂「窮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強也。

誠明篇第六

27. 誠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聞見小知而已。

28. 天人異用,不足以言誠;天人異知,不足以盡明。所謂誠明者,性與天道不見乎小大之別也。

29. 義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聖,動靜合一存乎神,陰陽合一存乎道,性與天道合一存乎誠。

30. 誠有是物,則有終有始;偽實不有,何終始之有!故曰「不誠無物」。

31. 「自明誠」,由窮理而盡性也;「自誠明」,由盡性而窮理也。

32. 性者萬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為能盡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愛必兼愛,成不獨成。彼自蔽塞而不知順吾理者,則亦末如之何矣。

33. 天能(為)[謂]性,人謀(為)[謂]能。大人盡性,不以天能為能而以人謀為能,故曰「天地設位,聖人成能」。

34. 盡性然後知生無所得則死無所喪。

35. 未嘗無之謂體,體之謂性。

36. 天所性者通極於道,氣之昏明不足以蔽之;天所命者通極於性,遇之吉凶不足以戕之;不免乎蔽之戕之者,未之學也。性通乎氣之外,命行乎氣之內,氣無內外,假有形而言爾。故思知人不可不知天,盡其性然後能至於命。

37. 天性在人,正猶水性之在冰,凝釋雖異,為物一也;受光有小大、昏明,其照納不二也。

38. 天良能本吾良能,顧為有我所喪爾。明天人之本無二。

39. 性其總,合兩也;命其受,有則也;不極總之要,則不至受之分,盡性窮理而不可變,乃吾則也。天所自不能已者謂命,[物所]不能無感者謂性。雖然,聖人猶不以所可憂而同其無憂者,有相之道存乎我也。

40. 湛一,氣之本;攻取,氣之欲。口腹於飲食,鼻舌於臭味,皆攻取之性也。知德者屬厭而已,不以嗜欲累其心,不以小害大、末喪本焉爾。

41. 心能盡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檢其心,「非道弘人」也。

42. 盡其性能盡人物之性,至於命者亦能至人物之命,莫不性諸道,命諸天。我體物未嘗遺,物體我知其不遺也。至於命,然後能成己成物,不失其道。

43. 性於人無不善,繫其善反不善反而已,過天地之化,不善反者也;命於人無不正,繫其順與不順而已,行險以僥倖,不順命者也。

44. 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45. 人之剛柔、緩急、有才與不才,氣之偏也。天本參和不偏,養其氣,反之本而不偏,則盡性而天矣。性未成則善惡混,故亹亹而繼善者斯為善矣。惡盡去則善因以(亡)[成],故舍曰善而曰「成之者性[也]」。

46. 德不勝氣,性命於氣;德勝其氣,性命於德。窮理盡性,則性天德,命天理,氣之不可變者,獨死生修夭而已。故論死生則曰「有命」,以言其氣也;語富貴則曰「在天」,以言其理也。此大德所以必受命,易簡理得而成位乎天地之中也。所謂天理也者,能悅諸心,能通天下之志之理也。能使天下悅且通,則天下必歸焉;不歸焉者,所乘所遇之不同,如仲尼與繼世之君也。「舜禹有天下而不與焉」者,正謂天理馴致,非氣稟當然,非志意所與也;必曰「舜禹」云者,餘非乘勢則求焉者也。

47. 利者為神,滯者為物。是故風雷有象,不速於心,心禦見聞,不弘於性。

48. 上智下愚,習與性相遠既甚而不可變者也。

49. 纖惡必除,善斯成性矣;察惡未盡,雖善必粗矣。

50. 莫非天也,陽明勝則德性用,陰濁勝則物欲行。領惡而全好者,其必由學乎!

51.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順性命之理,則得性命之正,滅理窮欲,人為之招也。

大心篇第七

52. 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物有未體,則心為有外。世人之心,止於聞見之狹。聖人盡性,不以見聞梏其心,其視天下無一物非我,孟子謂盡心則知性知天以此。天大無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見聞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於見聞。

53. 由象識心,徇象喪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謂之心可乎?

54. 人謂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內外之合也。知合內外於耳目之外,則其知也過人遠矣。

55. 天之明莫大於日,故有目接之,不知其幾萬里之高也;天之聲莫大於雷霆,故有耳屬之,莫知其幾萬里之遠也;天之不禦莫大於太虛,故必知廓之,莫究其極也。人病其以耳目見聞累其心而不務盡其心,故思盡其心者,必知心所從來而後能。

56. 耳目雖為性累,然合內外之德,知其為啟之之要也。

乾稱篇第十七

57. 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氣之性本虛而神,則神與性乃氣所固有,此鬼神所以體物而不可遺也。舍氣,有象否?非象,有意否?

58. 有無虛實通為一物者,性也;不能為一,非盡性也。飲食男女皆性也,是烏可滅?然則有無皆性也,是豈無對?莊、老、浮屠為此說久矣,果暢真理乎?

59. 有無一,內外合,庸聖同。此人心之所自來也。若聖人則不專以聞見為心,故能不專以聞見為用。無所不感者虛也,感即合也,咸也。以萬物本一,故一能合異;以其能合異,故謂之感;若非有異則無合。天性,乾坤、陰陽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天地生萬物,所受雖不同,皆無須臾之不感,所謂性即天道也。

60. 感者性之神,性者感之體。在天在人,其究一也。惟屈伸、動靜、終始之能一也,故所以妙萬物而謂之

61. 神,通萬物而謂之道,體萬物而謂之性。

62. 至虛之實,實而不固;至靜之動,動而不窮。實而不固,則一而散;動而不窮,則往且來。

63. 性通極於無,氣其一物爾;命稟同於性,遇乃適然焉。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然有不至,猶難語性,可以言氣;行同報異,猶難語命,可以言遇。

經學理窟

64. 變化氣質。孟子曰:「居移氣,養移體」,況居天下之廣居者乎!居仁由義,自然心和而體正。更要約時,但拂去舊日所為,使動作皆中禮,則氣質自然全好。禮曰「心廣體胖」,心既弘大則自然舒(大)[泰]而樂也。若心但能弘大,不謹敬則不立;若但能謹敬而心不弘大,則入於隘,須寬而敬。大抵有諸中者必形諸外,故君子心和則氣和,心正則氣正。其始也,固亦須矜持,古之為冠者以重

65. 人之氣質美惡與貴賤夭壽之理,皆是所受定分。如氣質惡者學即能移,今人所以多為氣所使而不得為賢者,蓋為不知學。古之人,在鄉閭之中,其師長朋友日相教訓,則自然賢者多。但學至於成性,則氣無由勝,孟子謂「氣壹則動志」,動猶言移易,若志壹亦能動氣,必學至於如天則能成性。

66. 多聞見適足以長小人之氣。「君子莊敬日強」,始則須拳拳服膺,出於牽勉,至於中禮卻從容,如此方是為己之學。鄉黨說孔子之形色之謹亦是敬,此皆變化氣質之道也。

67. 為學大益,在自(能)[求]變化氣質,不爾[皆為人之弊],卒無所發明,不得見聖人之奧。故學者先須變化氣質,變化氣質與虛心相表裏。

68. 氣質猶人言性氣,氣有剛柔、緩速、清濁之氣也,質,才也。氣質是一物,若草木之生亦可言氣質。惟其能克己則為能變,化卻習俗之氣性,制得習俗之氣。所以養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者,集義猶言積善也,義須是常集,勿使有息,故能生浩然道德之氣。某舊多使氣,後來殊減,更期一年庶幾無之,如太和中容萬物,任其自然。

69. 為學大益在自求變化氣質,不爾皆為人之弊,卒無所發明,不得見聖人之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