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

一、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的目的,在於認識宋明理學的一些基礎原始資料、掌握其中的主要概念,並理解各別理學家思想的大致樣貌。修習同學在課堂上,將被要求提出問題、說明自己對文獻的理解、比對資料,一起進行討論,並撰寫期末報告一篇,以建立起對於理學文獻的解讀與詮釋的能力。

宋明理學發軔於北宋(960-1127),是一股慢慢形成的儒學傳統。在時間上,它接續著之前的古文運動;在內容上,它和古文運動不同之處,正在於從道合理化文的創製,變成偏重道的追求。對於士人生活滲雜釋老的情況,也提出反省、批判;希望儒家禮樂的主張不只能滿足於政治治理,而儒家的心性論與宇宙論,也能充實士人個人的精神生活、和對於宇宙起源、宇宙運行的理解,並因而對於人生的生死問題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能有一彰顯儒家價值的說明。

就宋代的政治情勢而言,如何擺脫五代時期的政權更迭,以及面對北方非漢民族政權長期的軍事威脅,是統治上的兩大重點。就前面那一點,宋代王室改革兵制,讓將領與兵眾無法形成長久穩固的關係;另外推行重文輕武的種種政策,藉由科舉制度引進大量新血,重新建構君主與文官系統的關係。而隨著科舉制度興盛,也培養了大量與之由連結關係的士人階層。而在參與科舉制度的過程,每個士人必須對儒家經典提出自己的詮釋、對前朝的歷史表達自己的看法,並對國家的實務貢獻自己的意見。這種鼓勵發表意見的制度,一方面也會慢慢變成傳統而有因襲的現象,但另一方面也會有突出的意見出現。再加上科舉制度提供了參與政治的機會,對這個現象的推力更為顯著。由於科舉系統,基本上還是經典文獻為主,雖然也包括《老子》、《莊子》、《韓非子》等,但整體來講還是以儒家的禮樂制度為骨幹。 這也使得北宋時代,想要重振儒家價值體系現象成為一股風潮,亦即所謂的「學統四起」,而一開始稱為「道學」的理學,也是眾多士人羣體中的一個。

到了南宋(1128-1279),這種學術多線發展的情況並沒有改變。但朱熹(1130-1200)的出現,使得理學的競爭優勢越來越明顯。朱熹雖然在很年輕的時候(19歲)就通過科舉考試取後進士身分,但在他71歲的生涯裏,他有官職的時間才有九年,其餘的大部分時間他都奉獻給了重新詮釋儒家文獻遺產的事業,並且整合北宋理學家的想法成為他自己的系統。他廣收門徒,利用不同地媒介尋找同道,與不同意見的士人進行論辯。雖然,論辯的結果常常沒有結果,但這些論辯卻也成為那時士人注目的焦點。雖然,在朱熹生前的最後幾年,他成為朝廷所欲打擊對象、他的學說也被稱為偽學而加以禁止。但在這次風波過後,他的學說卻廣為流行,並在淳祐元年(1241),成為科舉參考書籍之一。到了元代重新恢復科舉制度時(1313),更成為科舉必須參閱的標準內容。雖然,朱熹學術在傳衍的過程當中,還是受到不同主張的挑戰,例如主張「心即理」的陸九淵、王守仁、清初的戴震,但在官方科舉獨佔鰲頭的情況卻一直延續到科舉制度的結束(1905)。

就內容而言,理學的內容關注太極、理、氣、心、性、情、才、格物、致知、敬、誠、命等概念。主要論述的概念條目並不算多。(朱熹和呂祖謙編的《近思錄》分成14卷。朱熹的弟子陳淳的《北溪字義》列出了26條。清代的戴震的《孟子字義疏證》才列出8條。)這些概念牽涉到宇宙的起源、宇宙運行的律則、宇宙起源律則與個人的關係、個人的內部結構與個人修養方法。雖然,理學家也有他們政治關懷,課程裏會討論到的理學家大部分也當官,但就他們學說的重點來看,個人所組成的群體卻不是他們討論的重點。雖然,他們論說的範圍似乎很有限,但各別理學家對於這些概念的理解既有重疊,也有差異;不管是宇宙起源的描述,還是個人心性的認知,都是如此。而且,他們常常是在連結經典文獻的情況下來發展自己對於這些概念的掌握。這些因素都增添理解他們學說的難度。

但如上文所說,理學透過科舉的影響力,對於帝制中國後800年的歷史,有很重大的影響,要理解這一時期的中國文化,很難避開對於理學的探討。本課程的設計,即在於透過基礎文獻的解讀,讓修習同學對於理學的內容可以有比較精確的掌握。

在1958年,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唐君毅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長文,文中即認為「中國心性之學」為中國文化可以貢獻於世界文化的地方。這篇宣言的背景之一,即是為了對照當時以馬克斯主義為國家意識型態、被中國共產黨統治的中國。其中主張的心性之學,即以宋明理學的內容為重點。爾後,這幾位先生被後來的學者稱為「當代新儒家」的第二代(第一代則包括牟、唐、徐的老師熊十力),而四人對於宋明理學也都有很好的研究成績。牟、唐、徐三位先生和他們的學生後來也被稱作港台新儒家。在1978年,中國慢慢開放之後,他們的學說也慢慢回流進中國,而引起一陣風潮,尤其是在1980年代的「國學熱」潮流盛行的時候。

但所謂的「改革開放」也引起中國知識分子對於未來文化走向的各種討論,其中也不乏和中國政治前途有種種暗示、明示的關係。1992年,蔣慶出版《政治儒學》,對於上述〈宣言〉以心性之學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提出異議。之後,古代儒學的政治面向、概念和語彚也被帶進為中國做政治規畫的討論中,如「天下」、「王道」、「朝貢」、「三綱五常」。慢慢,也有「中國/大陸新儒家」的稱號出現。其間,牟先生的學生李明輝也對蔣慶的觀點提出批評。心性儒學與政治儒學的爭議,儘管或隱或顯,目前在中國還是一個熱門的議題。

就此爭議中的心性之學而言,要了解它的思想內容,還得回到宋明理學去遡源。而宋明儒學的思想內容,又得要溯源回之前的儒家經典。本課程不會涉及此一爭議,但由此爭議,可以理解宋明理學在某個向度的重要性。

二、指定用書(Text Books)

  • 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收於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第三冊到第六冊。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 黃宗羲,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

三、參考書籍(References)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

  •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宋明理學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 陳來,《宋明理學》。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台北:三民,1981。

  •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68。

可配合課程進度,閱讀相關章節。

四、教學方式(Teaching Method)

宋明理學做為一個學術領域,其文本的特殊性在於其繼承與開創的雙重性。故而欲解讀其文本,對其前之儒學資料也必須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如此方可在比較閱讀之下,了解其文本與思想內容承繼與開創的雙重性。本課程的在教學上即配合這種情形,將每次三個小時的課程,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共同會讀、討論文獻資料。第二部分,由指定的同學擔當引言人,報告閱讀的心得,並帶領對於閱讀文獻的討論。第三部分由授課人員加以補充,以了解文獻在理學史中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的研究議題。

五、教學進度(Syllabus)

週次/日期○課程內容

01/0913○課程介紹;宋明理學概述。

02/0920○《宋元學案》、《明儒學案》的體裁。

03/0927○ 邵雍(1012-1077):《觀物篇》(50-62)

04/1004○ 周敦頤(1017-1073):《太極圖說》

05/1011○ 周敦頤(1017-1073):《通書

06/1018○ 張載(1020-1077):《正蒙》〈太和篇〉、〈神化篇〉。

07/1025○ 張載(1020-1077):《正蒙》〈誠明篇〉、〈大心篇〉、〈乾稱篇〉。

08/1101○程顥(1032-1085):《宋元學案.明道學案.上》所選資料:〈識仁篇〉、〈語錄〉仁。

09/1108○程顥(1032-1085):《宋元學案.明道學案.上》所選資料:〈定性書〉、〈語錄〉性與天理。

10/1115○程頤(1033-1107):〈顏子所好何學論〉、《語錄選》心、性、情。

11/1122○程頤(1033-1107):《語錄選》敬與格物致知、〈四箴〉並序。

12/1129○朱熹(1130-1200):《朱子語類》理氣心性(卷一、卷三、卷四、卷五選讀)、〈仁說〉。

13/1206○朱熹(1130-1200):《 朱子語類》居敬窮理、格物致知,〈格物補傳〉。

14/1213○陸九淵(1139-1193):論學書選、《語錄選》心即理、自我與傳統、自我與宇宙。

15/1220○王守仁(1472-1528):《傳習錄》心即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16/1227○王守仁(1472-1528):《傳習錄》致良知、〈大學問〉。

0110○(繳交期末報告。)

六、成績考核(Evaluation)

  • 平時成績:出席、報告、討論。(50%)

  • 期末報告:4000字以上。(50%)

七、可連結之網頁位址

https://sites.google.com/a/ptc.cl.nthu.edu.tw/courses/ke-cheng-zong-biao/song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