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頤

程頤(1033-1107)

I. 道學的定義者

A. 字正叔,號伊川先生。《二程遺書》中的「語錄」。

B. 今之為學者歧而為三,能文者謂之文士,談經者泥為講師,惟知道者乃儒學也。

C. 古之學者一,今之學者三,異端不與焉。一曰文章之學,二曰訓詁之學,三曰儒者之學。欲趨道,舍儒者之學不可。

D. 周公沒,聖人之道不行;孟軻死,聖人之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眞儒。無善治,士猶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諸人,以傳諸後;無眞儒,天下貿貿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滅矣。(程頤,〈明道先生墓表〉)

II. 二、〈顏子所好何學論〉

A. 學以至聖人之道為顏子之學

B. 性其情,情其性

C. 正其心,養其性

D. 顏子所好何學論

顔子所好何學論先生始冠,遊太學,胡安定以是試諸生,得此論,大驚異之,即請相見,遂以先生為學職。

聖人之門,其徒三千,獨稱顔子為好學。夫《詩》、《書》六藝,三千子非不習而通也,然則顔子所獨好者何學也?學以至聖人之道也。

聖人可學而至歟?曰:然。學之道如何?曰:天地儲精,得五行之秀者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發也五性具焉,曰仁、義、禮、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觸其形而動於中矣;其中動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樂、愛、惡、欲。情既熾而益蕩,其性鑿矣。是故覺者約其情,使合於中,正其心,養其性,故曰「性其情」。愚者則不知制之,縱其情而至於邪僻,梏其性而亡之,故曰「情其性」。

凡學之道,正其心,養其性而已。中正而誠,則聖矣。君子之學,必先明諸心,知所養,一作性。然後力行以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故學必盡其心,盡其心則知其性;知其性,反而誠之,聖人也。故《洪範》曰「思曰睿,睿作聖。」誠之之道,在乎信道篤。信道篤,則行之果;行之果,則守之固:仁義忠信不離乎心,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出處語默必於是。久而弗失,則居之安,動容周旋中禮,而邪僻之心無自生矣。

故顔子所事,則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仲尼稱之,則曰「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又曰「不遷怒,不貳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此其好之篤,學之之道也。視聽言動皆禮矣,所異於聖人者,蓋聖人則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從容中道;顔子則必思而後得,必勉而後中,故曰顔子之與聖人相去一息。

孟子曰:「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顔子之德,可謂「充實而有光輝」矣;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學之心,假之以年,則不日而化矣。故仲尼曰:「不幸短命死矣。」蓋傷其不得至於聖人也。所謂化之者,入於神而自然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之謂也。孔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是也。

或曰:「聖人生而知之者也。今謂可學而至,其有稽乎?」曰:「然。孟子曰:『堯、舜,性之也;湯、武,反之也。』性之者,生而知之者也;反之者,學而知之者也。」又曰:「孔子則生而知也,孟子則學而知也。後人不達,以謂聖本生知,非學可至,而為學之道遂失。不求諸已而求諸外,以博聞强記、巧文麗辭為工,榮華其言,鮮有至於道者。則今之學,與顔子所好異矣。」

III. 性即理

性、即理也,所謂理,性是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樂未發,何嘗不善?發而中節,則無往而不善。凡言善惡,皆先善而後惡;言吉凶,皆先吉而後凶;言是非,皆先是而後非。

問:「人性本明,因何有蔽?」曰:「此須索理會也。孟子言人性善是也,雖荀揚亦不知性。孟子所以獨出諸儒者,以能明性也。性無不善,而有不善者,才也。性即是理,理則自堯舜至于塗人,一也。才稟於氣,氣有清濁。稟其清者為賢,稟其濁者為愚。」又問:「愚可變否?」曰:「可。孔子謂上智與下愚不移,然亦有可移之理,惟自暴自棄者則不移也。」曰:「下愚所以自暴棄者,才乎?」曰:「固是也,然卻道他不可移不得,性只一般,豈不可移?卻被他自暴自棄,不肯去學,故移不得。使肯學時,亦有可移之理。」

A. 命與性

1. 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

B. 性與氣

1.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性一也,何以言相近?」曰:「此只是言性一作「氣」。質之性。如俗言性急性緩之類,性安有緩急?此言性者,生之謂性也。」又問:「上智下愚不移是性否?」曰:「此是才。須理會得性與才所以分處。」又問:「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是才否?」曰:「固是,然此只是大綱說,言中人以上可以與之說近上話,中人以下不可以與說近上話也。」「生之謂性。」「凡言性處,須看他立意如何。且如言人性善,性之本也;生之謂性,論其所稟也。孔子言性相近,若論其本,豈可言相近?只論其所稟也。告子所云固是,為孟子問佗,他說,便不是也。」

2. 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清則才清,氣濁則才濁。譬猶木焉,曲直者性也,可以為棟梁、可以為榱桷者才也。才則有善與不善,性則無不喜。

C. 性與情

1. 問:「心有善惡否?」曰:「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其實一也。心本善,發於思盧,則有善有不善。若既發,則可謂之情,不可謂之心。譬如水,只謂之水,至於流而為派,或行於東,或行於西,卻謂之流也。」

2. 問:「喜怒出於性否?」曰:「固是。纔有生識,便有性,有性便有情。無性安得情?」又問:「喜怒出於外,如何?」曰:「非出於外,感於外而發於中也。」問:「性之有喜怒,猶水之波否?」曰:「然。湛平靜如鏡者,水之性也。及遇沙石,或地勢不平,便有湍激;或風行其上,便為波濤洶湧。此豈水之性也哉?人性中只有四端,又豈有許多不善底事?然無水安得波浪,無性安得情也?」

IV. 主敬窮理: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合內外之道

A. 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B. 在物為理,處物為義。

C. 敬義夾持,明誠兩進。

D. 敬

1. 問:「敬還用意否?」「其始安得不用意?若能一無此字。不用意,卻是都無事了。」又問:『敬莫是靜否?』曰:「纔說靜,便入於釋氏之說也。不用靜字,只用敬字。纔說著靜字,便是忘也。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必有事焉,便是心勿忘,勿正,便是勿助長。」

2. 敬則自虛靜,不可把虛靜喚做敬。

E. 主一

1. 主一無適,敬以直內,便有浩然之氣。

2. 閑邪則固一矣,然主一則不消言閑邪。有以一為難見,不可下工夫。如何?一者,無他,只是整齊嚴肅,則心便一,一則自是無非僻之奸。此意但涵養久之,則天理自然明。

V. 格物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來則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則意誠不動。意誠自定則心正,始學之事也。

致知則有知,有知則能擇。

知之深,則行之必至,無有知之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淺。飢而不食烏喙,人不蹈水火,只是知。人為不善,只為不知。

A. 致知

1. 真知與常知異。常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若虎能傷人,雖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嘗真知。真知須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猶為不善,是亦未嘗真知。若真知,決不為矣。

B. 格物窮理

1. 格物窮理,非是要盡窮天下之物,但於一事上窮盡,其他可以類推。至如言孝,其所以為孝者如何,如一事上窮不得,且別窮一事,或先其易者,或先其難者,各隨人深淺,如千蹊萬徑,皆可適國,但得一道入得便可。所以能窮者,只為萬物皆是一理,至如一物一事,雖小,皆有是理。

2. 或問:「進修之術何先?」曰:「莫先於正心誠意。誠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格,至也,如『祖考來格』之格。凡一物上有一理,須是窮致其理。窮理亦多端,或讀書,講明義理,或論古今人物,別其是非,或應接事物而處其當,皆窮理也。」或問:「格物須物物格之,還只格一物而萬理皆知?」曰:「怎生便會該通?若只格一物便通眾理,雖顏子亦不敢如此道。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

3. 問:「觀物察己,還因見物,反求諸身否?」曰:「不必如此說。物我一理,纔明彼即曉此,合內外之道也。語其大,至天地之高厚,語其小,至一物之所以然,學者皆當理會。」又問:「致知,先求之四端,如何?」曰:「求之性情,固是切於身,然一草一木皆有理,須是察。」

4.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則,一物須有一理。

5. 問:「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曰:「不拘。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閒皆是理。」又問:「只窮一物,見此一物,還便見得諸理否?」曰:「須是徧求。雖顏子亦只能聞一知十,若到後來達理了,雖億萬亦可通。」又問:「如荊公窮物,一部字解,多是推五行生成。如今窮理,亦只如此著工夫,如何?」曰:「荊公舊年說話煞得,後來卻自以為不是,晚年盡支離了。」

C. 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

聞見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則知之,非內也,今之所謂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聞見。

VI. 仁

A. 仁

1. 問:「仁與心何異?」曰::「仁心是所主處,仁是就事言。」曰:「若是,則仁是心之用否?」曰:「固是。若說仁者心之用,則不可。心譬如身,四端如四支。四支固是身所用,只可謂身之四支。如四端固具於心,然亦未可便謂之心之用。」或曰:「譬如五榖之種,必待陽氣而生。」曰:「非是。陽氣發處,卻是情也。心譬如榖種,生之性便是仁也。」

2. 問:「『孝弟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謂行仁自孝弟始。蓋孝弟是仁之一事,謂之行仁之本則可,謂之是仁之本則不可。蓋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仁義禮智四者,幾曾有孝弟來?仁主於愛,愛莫大於愛親。故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B. 仁性愛情

1. 問仁。曰:「此在諸公自思之,將聖賢所言仁處,類聚觀之,體認出來。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也。』後人遂以愛為仁。惻隱固是愛也。愛自是情,仁自是性,豈可專以愛為仁?孟子言惻隱為仁,蓋為前已言『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則不可便謂之仁。退之言『博愛之謂仁』,非也。仁者固博愛,然便以博愛為仁,則不可。」

C. 公

1. 仁道難名,惟公近之,非以公便為仁。

2. 公則一,私則萬殊。至當歸一,精義無二。人心不同如面,只是私心。

3. 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將公便喚做仁。公而以人體之,故為仁。只為公,則物我兼照,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愛。恕則仁之施,愛則仁之用也。

VII. 氣生與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