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中華太極拳

轉載自河南太極拳網站

一位法國人表示,他們希望通過學習太極拳來領悟中國傳統哲學的奧秘。德國亞堔有一位東方文化的癡迷者,在中國的杭州得到了一幅中國書法家寫的《太極論》的書法作品。他這個書法作品掛在自己的東方文化工作室中每天都好好欣賞欣賞,在他看來,《太極論》的作者王宗岳是一個中國了不起的哲學家,其中“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代表了中國人的一種宇宙觀和世界觀。

確實,太極拳是中國絢爛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猶如昆侖山上的一棵靈芝,既是壯麗山河的一個點綴,又是巍巍大山所養育的一株仙草。它所以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因為它生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中,它的根深深紮入中國傳統哲學、中國傳統養生學、中國傳統醫學、中國傳統美學等多學科的廣袤深邃的海洋中。

經常在北京天壇陳式混元太極拳的馮志強先生更是經常用比喻的語言來表述太極拳的妙處。他說:“練太極拳就是天人合一的過程,就是吐故納新的過程,就是在空氣中游泳的過程,就是畫美麗的太極圖的過程,就是一個培養自身的浩然正氣的過程。”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有著極其精湛的拳藝和深刻而豐富的哲理。:太極,是由人體內在的物質所產生的辯證運動;拳,是肢體動作的外形運動。太極與拳,即內形與外形的運動是辯證地統一的,必須以內形的運動變化來支配外形的運動,即用太極運動支配拳的運動,這便是‘太極拳’。”一代太極拳名家郝少如如是說。

余功保就學於北京大學物理系,但畢業後卻在國家體育部門專門從事太極拳的研究。有人稱他致力於把太極拳儒家化。他充滿激情的說,“‘陰陽和則萬物生’,太極拳充滿了眾多的‘矛盾’,或者說給人們提供了一種直接地體驗矛盾及解決矛盾的實踐方式。中國太極拳的主旨就是在發展中一直不斷地致力於‘矛盾’的解決,從而完成更高層次上的‘和諧’。

‘和諧’是人類社會、人體自身健康發展的理想境界,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太極拳給我們提供的遠遠不止是一門拳術。作為一個想不斷完善、提高自身各項素質的現代人,你不能漠視太極拳。”

“一談到太極,許多人就認為就是一個圓,一個空。但真正的太極又不能這樣去理解,一這樣理解就把太極理解偏了。圓,有形不實,有形而虛呀!是實而虛的。裏邊這個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虛而實的——太極這麼一虛一實,虛實交映,是在裏邊互相起作用的。對太極這個圓不能領會成一個平面的圓,而是一個球體的圓。圓是個球,是個體,任何一個太極都是個體,是個圓球,圓球周圍是個邊,有個邊,這就是太極。要體會邊上那個實而空。如果練太極不練這些內容,就是柔軟體操了。太極講一動一靜、一開一合,要通過動作把內在的氣勢、內在的神韻、內在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表現出來。”在中國河北的燕山腳下,我聽到了一位智者對太極拳的精彩論述。許多去請教的人,都暗暗地下了決心,一定要把獨屬於我中華的太極拳神韻練出來、表現出來、光大起來。用太極拳內裏的神意氣來充養我們自身的浩然正氣,用太極拳陰陽變化的規律來把握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大道。

“什麼是太極拳呢?拳不是握緊了拳頭去打人,而是以拳拳之心去把握太極運動的變化規律。”一個民間89歲的老者鐵恩方這樣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