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身體症狀比情緒難改善

憂鬱症不是單純「情緒病」!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洪錦益醫師昨(15)日指出,患者生理上也會有不適,且患者的身體症狀,比心理、情緒症狀更難好轉;他並提醒,情緒好轉不代表憂鬱症痊癒,身體不適如肌肉、關節緊繃、無力、疼痛,胸悶心悸等如果仍存在,代表尚未完全復原。此外,憂鬱症愈晚治療,困難度愈高,長期拖延,患者還容易出現記憶力減退,部分腦部區域萎縮的問題。

洪錦益醫師指出,憂鬱症是伴隨情緒症狀及身體不適的疾病,長庚研究發現,患者治療後,情緒低落的改善程度比身體症狀如肌肉、關節緊繃、無力、疼痛,胸悶心悸高,代表憂鬱症的身體症狀,往往比情緒低落更難好轉。除了治療,醫師建議不妨透過氣功、太極拳、瑜珈及各種肌肉放鬆訓練方法同時改善身體不適。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表示,憂鬱症同時有情緒與生理症狀,病因並不是單純環境壓力太大,更不是「胡思亂想」所引發的情緒問題;患者有基因等先天的因素,也就是俗稱的「體質」因子,使患者神經傳導物質相對容易失衡;如同許多疾病一樣,先天、後天因子都存在,環境只能說是刺激的因素之一。

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