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May 13, 2011 6:27:15 AM
摘自國語日報---2011/5/4莊舒仲/屏東報導
「午餐吃什麼?」屏東縣高士國小學童,最近愛問教師這句話。承辦午餐的教師張輝山,在校長許嘉政支持下,請全校師生合力搭建一座烤窯,並設計各種新鮮又營養的創意餐點,每週開爐一次到兩次。小朋友咀嚼著暖呼呼的雜糧麵包、烤番薯和烤雞蛋,直說,心裡湧現一股幸福感。
學校將烤窯命名為「曙之窯」,因為窯的位置在日出的方向,烤出的食物就像陽光,帶來幸福、溫暖的感覺。但小朋友私下愛叫它「火車窯」。五年級的陳正杰說,烤窯有長長的煙囪,還有兩顆大眼珠,以及親手拼貼的石頭裝飾,像極了卡通裡的湯瑪士小火車。
教師杜詩韻說,教室最靠近烤窯,學生一聞到香味就坐立難安。她乾脆把烤窯融入綜合課程,指導學生動手做餐點,如揉捏麵包、用報紙包雞蛋,還把剩菜做成披薩,或是用山芋、山薯、雨來菇等,讓學生認識原住民作物。
「以前吃飯就只是吃飯,不會像現在這麼期待。」參與搭建窯頂的六年級陳昊天說,雖然午餐時間還沒到,但他常到烤窯邊,享受開窯出爐時期待吃飯的喜悅。
五年級的洪佳瑜說,最近吃過手工餅乾、杯子蛋糕、米果和麵包,覺得窯烤的午餐口感好,連山薯都特別鬆軟香甜。她還學做不同形狀的披薩,是外面吃不到的。同學林書亞也說,吃飯變成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