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Apr 17, 2011 3:54:2 AM
摘自國語日報「社論日日談」---2011/4/12
依據常理,語文、學識應該是越學習越專精、程度越好,但在現實中卻常非如此,例如學生的英文程度就是一大例外。在高中即將畢業時,由於有入學考試的壓力,因此,加緊苦練英文,等考上大學,壓力消除,便逐漸輕忽,導致英文退步。日前,馬總統對大學生演講,提到他過去在大學教書時,就有這樣的感受。
現代的學生,要學的科目較多,還要參加社團活動,甚至需要打工,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時間不夠分配。因此,除非興趣所在,或為未來就業、升學所需,否則就都打不起精神,所以英文逐漸荒廢,程度不進反退。又因為出版事業發達,只要是暢銷的專業教科書或專門著作,中文譯本很快就問世,原文書使用率減少,學生的專業英文能力也逐漸下降。
英文的學習,一方面要有動機、興趣,另一方面也必須有適當的環境,所以教育部一直鼓勵大學設立全英語課程,除可藉此招徠外籍生就讀外,對本地學生英文能力的提升,也有極大的助益。當全球化的時代來臨,英文已成國際語文,各大學需要再加強英文教學,別讓大學生的英語不如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