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日期:Apr 05, 2011 2:5:17 PM
摘自國語日報「社論日日談」---2011/4/5
兒童節過去了,相信許多未來主人翁都快樂的度過佳節,但也留下值得思考的議題。
臺灣去年人均所得接近兩萬美元,基本上是一個以中產階級為主的富裕社會,加上少子化的趨勢,父母平日對孩子已照護備至,為孩子過節,更是精心安排。但是,弱勢家庭的孩子如何過節,讓人關心。
無論是行政院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或財稅單位的統計,臺灣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每月收入在兩萬元以下者超過百萬,多數為打零工的「非典型勞工」;而失業率仍高居百分之五上下,許多失業者可能連一個可以遮風蔽雨的處所都沒有,這些弱勢家庭孩子的日常生活已相當艱困,遑論過節。立法院雖在去年底修法通過對中低收入戶酌增補助,以利照顧孩子,但因政府財政拮据,今年七月才能實施,相當令人遺憾。
此外,經濟及社會條件更為弱勢的原鄉兒少,面對行將到來的畢業季節,是升學或就業,充滿焦慮,哪有心情過節?這個事實,政府與社會都該關注。
如何讓弱勢兒少也可以快樂的過節,值得全民思考;而政府更是責無旁貸,也應該有具體而迅速的作為。